石家庄地区3~6岁儿童体型分析及服装结构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·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现状 | 第9-13页 |
·课题研究的背景 | 第9-10页 |
·课题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·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3页 |
·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·采用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课题的创新点和难点 | 第14-15页 |
·创新点 | 第14页 |
·难点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学龄前儿童体型测量 | 第15-23页 |
·体型测量的重要性 | 第15页 |
·3~6 岁儿童体型特点 | 第15-16页 |
·体型测量 | 第16-19页 |
·测量工具的选择 | 第16页 |
·基准点与基准线的确定 | 第16-17页 |
·测量部位及测量姿势 | 第17-18页 |
·量体注意事项 | 第18-19页 |
·样本量的确定 | 第19-20页 |
·抽样方法 | 第19页 |
·样本量 | 第19-2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0-23页 |
第3章 学龄前儿童体型数据分析 | 第23-45页 |
·体型数据的预处理 | 第23-27页 |
·奇异值的寻找与处理 | 第23-25页 |
·缺失值的处理 | 第25页 |
·正态分布检验 | 第25-27页 |
·频数分析 | 第27-28页 |
·描述性分析 | 第28-31页 |
·基本统计量 | 第28-30页 |
·变异系数 | 第30-31页 |
·相关分析 | 第31-36页 |
·相关分析简述 | 第31页 |
·双变量相关分析 | 第31-33页 |
·偏相关分析 | 第33-36页 |
·因子分析 | 第36-42页 |
·因子分析简述 | 第37页 |
·体型数据因子分析 | 第37-4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2-45页 |
第4章 学龄前儿童体型分类研究 | 第45-63页 |
·体型分类介绍 | 第45-46页 |
·根据围度差进行分类 | 第45页 |
·根据前、后腰节长的差值进行分类 | 第45-46页 |
·根据有关人体尺寸的指数进行分类 | 第46页 |
·儿童体型特征分析 | 第46-48页 |
·儿童体型聚类分析 | 第48-52页 |
·聚类结果分析 | 第49-51页 |
·各体型中间体各部位数值的确定 | 第51-52页 |
·控制部位回归分析 | 第52-60页 |
·回归分析简述 | 第52-53页 |
·各体型基本部位的选择 | 第53-54页 |
·各体型控制部位的计算 | 第54-57页 |
·各部位档差设置 | 第57-6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0-63页 |
第5章 儿童基础纸样建立 | 第63-71页 |
·服装纸样 | 第63-65页 |
·服装纸样制作方法分类 | 第63页 |
·服装原型介绍 | 第63-64页 |
·服装基型介绍 | 第64页 |
·服装基础纸样 | 第64-65页 |
·儿童上下体基础纸样的建立 | 第65-70页 |
·纸样控制部位公式 | 第65页 |
·儿童上体基础纸样 | 第65-69页 |
·儿童裤装基础纸样 | 第69-7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第6章 基础纸样的运用 | 第71-83页 |
·样衣实验 | 第71-76页 |
·面料选择 | 第71页 |
·上衣设计与制作 | 第71-73页 |
·裤子设计与制作 | 第73-74页 |
·着装效果分析 | 第74-75页 |
·样衣放松量 | 第75-76页 |
·服装舒适性评价方法 | 第76-78页 |
·主观评价心理学标尺 | 第76页 |
·评价内容 | 第76-78页 |
·试穿过程 | 第78-80页 |
·实验对象选择 | 第78页 |
·静态着装实验 | 第78-79页 |
·动态着装实验 | 第79-80页 |
·实验数据分析 | 第80-8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1-83页 |
结论 | 第83-85页 |
附录 | 第85-95页 |
附录 A | 第85-89页 |
附录 B | 第89-9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5-9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| 第98-99页 |
致谢 | 第9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