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络能力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31页 |
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4-17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5-17页 |
·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7-28页 |
·企业网络概念及其特征的相关研究 | 第17-22页 |
·企业网络能力的概念与维度的相关研究 | 第22-25页 |
·网络能力与企业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| 第25-28页 |
·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28-31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8-29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9-31页 |
第2章 基于网络能力的企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31-46页 |
·知识网络理论 | 第31-35页 |
·知识网络的内涵 | 第31-32页 |
·知识网络的分类 | 第32-33页 |
·知识网络的结构 | 第33-35页 |
·动态能力理论 | 第35-40页 |
·动态能力的内涵及构成 | 第35-37页 |
·动态能力的影响因素 | 第37-39页 |
·网络机制中的动态能力 | 第39-40页 |
·企业竞争力理论 | 第40-44页 |
·企业竞争力的内涵 | 第40-41页 |
·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| 第41-44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第3章 企业网络能力的构成与动态演化 | 第46-66页 |
·企业网络能力的内涵与构成维度 | 第46-55页 |
·企业网络能力的内涵 | 第46-47页 |
·企业网络能力的构成维度 | 第47-51页 |
·企业网络能力的特征 | 第51-55页 |
·企业网络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| 第55-60页 |
·外部环境要素对企业网络能力的影响 | 第55-57页 |
·网络资源投入对企业网络能力的影响 | 第57-58页 |
·网络组织结构对企业网络能力的影响 | 第58-59页 |
·企业文化要素对企业网络能力的影响 | 第59-60页 |
·企业网络能力的动态演化分析 | 第60-65页 |
·企业网络的演化路径分析 | 第60-62页 |
·企业网络能力的动态演化机理 | 第62-63页 |
·企业网络能力的动态演化路径 | 第63-65页 |
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4章 企业网络能力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研究 | 第66-84页 |
·企业网络能力影响企业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| 第66-72页 |
·企业网络能力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分析 | 第66-68页 |
·企业网络能力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中间变量分析 | 第68-69页 |
·企业网络能力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概念模型 | 第69-72页 |
·企业网络能力与网络位置的关系 | 第72-74页 |
·网络愿景能力与网络位置的关系 | 第72页 |
·网络构建能力与网络位置的关系 | 第72-73页 |
·关系管理能力与网络位置的关系 | 第73页 |
·网络利用能力与网络位置的关系 | 第73-74页 |
·提出假设 | 第74页 |
·企业网络能力与信息获取的关系 | 第74-76页 |
·网络愿景能力与信息获取的关系 | 第74-75页 |
·网络构建能力与信息获取的关系 | 第75页 |
·关系管理能力与信息获取的关系 | 第75-76页 |
·网络利用能力与信息获取的关系 | 第76页 |
·提出假设 | 第76页 |
·网络位置与信息获取的关系 | 第76-78页 |
·网络中心度与信息获取的关系 | 第77页 |
·结构洞与信息获取的关系 | 第77-78页 |
·提出假设 | 第78页 |
·网络位置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| 第78-79页 |
·网络中心度与企业竞争力关系 | 第78-79页 |
·结构洞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| 第79页 |
·提出假设 | 第79页 |
·信息获取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| 第79-82页 |
·信息收集能力与企业竞争力 | 第80页 |
·评价识别能力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| 第80-81页 |
·吸收整合能力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| 第81页 |
·提出假设 | 第81-82页 |
本章小结 | 第82-84页 |
第5章 实证研究过程设计与数据收集 | 第84-94页 |
·问卷设计 | 第84-85页 |
·问卷内容 | 第85-86页 |
·变量测度 | 第86-91页 |
·自变量的度量 | 第86-88页 |
·中间变量的度量 | 第88-90页 |
·因变量的度量 | 第90-91页 |
·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| 第91-92页 |
本章小结 | 第92-94页 |
第6章 企业网络能力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的实证检验 | 第94-116页 |
·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94-96页 |
·量表的信度分析与效度分析 | 第96-106页 |
·信度分析 | 第97-101页 |
·效度分析 | 第101-106页 |
·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与假设检验 | 第106-112页 |
·结构方程的原理及方法 | 第106-107页 |
·初始模型的构建与拟合 | 第107-109页 |
·模型的修正与再次拟合 | 第109-112页 |
·模型的验证 | 第112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112-114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14-116页 |
第7章 企业网络能力的提升对策 | 第116-126页 |
·适时发展以提升网络愿景能力 | 第116-119页 |
·创生阶段 | 第116-117页 |
·成长阶段 | 第117-118页 |
·成熟阶段 | 第118-119页 |
·再生阶段 | 第119页 |
·加大投入以提升网络构建能力 | 第119-122页 |
·加大对网络拓展的各种投入 | 第119-120页 |
·加大对企业内部管理的投入 | 第120-121页 |
·加大对企业文化开放度的投入 | 第121-122页 |
·强化基础以提升关系管理能力 | 第122-124页 |
·建立和完善网络信任机制 | 第122-123页 |
·建立和完善网络沟通机制 | 第123-124页 |
·合作共赢以提升网络利用能力 | 第124-125页 |
·从合作共赢的视角出发对待合作与联系 | 第124页 |
·从合作共赢的视角出发加强对自身能力的培养 | 第124-125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25-126页 |
第8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| 第126-130页 |
·全文总结 | 第126-127页 |
·主要创新点 | 第127-128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128-130页 |
致谢 | 第130-13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1-140页 |
附录 | 第140-146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论文、科研活动 | 第146-147页 |
一、发表的科研论文 | 第146页 |
二、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146-147页 |
三、博士期间的奖励 | 第1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