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若干技术性说明 | 第7-8页 |
目录 | 第8-10页 |
绪论 | 第10-24页 |
一 选题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2页 |
二 学界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三 清初女性诗歌的存世文献 | 第15-21页 |
四 清初女性诗歌的发展阶段 | 第21-24页 |
第一章 明清之际女性诗歌的发展态势 | 第24-52页 |
第一节 作者构成之变化 | 第24-30页 |
第二节 诗坛风会之转换 | 第30-34页 |
第三节 主体精神之演进 | 第34-52页 |
第二章 闺门内的探索——“贤媛之冠”与明末诗风之变 | 第52-80页 |
第一节 “以文史代织纴”与妇德观念 | 第52-58页 |
第二节 闺内与闺外:诗境探索之路 | 第58-80页 |
第三章 走出闺阁——明清易代与诗境开拓 | 第80-114页 |
第一节 动乱中的变徵之声 | 第80-93页 |
第二节 闺阁外的“桃源”理想 | 第93-100页 |
第三节 代表性的开拓案例 | 第100-114页 |
第四章 顺治至康熙前期的女性诗歌创作高潮 | 第114-148页 |
第一节 空间扩大:创作与交际的互动 | 第114-131页 |
第二节 诗境深化:现实与记忆的交响 | 第131-142页 |
第三节 题材走向:闺外到闺内的演变 | 第142-148页 |
第五章 回归闺阁——康熙时期女性诗歌创作的潜流 | 第148-170页 |
第一节 “林下风”兼“闺房秀”:归于雅正的康熙诗风 | 第148-163页 |
第二节 “反闺阁”到“返闺阁”:暗流涌动的女性意识 | 第163-170页 |
余论 | 第170-172页 |
主要征引文献(134种) | 第172-182页 |
作者简历及在学科研成果 | 第1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