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生物燃料电池应用于废水处理关键技术研究
致谢 | 第1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25页 |
·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背景 | 第14-15页 |
·MFC 概述 | 第15-18页 |
·生物氧化原理 | 第15-16页 |
·燃料电池定义及分类 | 第16-17页 |
·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| 第17-18页 |
·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特点 | 第18页 |
·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8-23页 |
·电极材料 | 第19页 |
·阴极氧化剂 | 第19-20页 |
·MFC 分类 | 第20-21页 |
·MFC 影响因素 | 第21-23页 |
·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应用前景 | 第23页 |
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3-25页 |
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23-24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4-25页 |
第二章 实验方法 | 第25-35页 |
·实验仪器与材料 | 第25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25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5页 |
·培养液与菌种 | 第25-26页 |
·培养液配制 | 第25-26页 |
·污泥取样 | 第26页 |
·分析与测试 | 第26-34页 |
·电压 | 第26页 |
·COD | 第26-27页 |
·硝态氮 | 第27-28页 |
·亚硝态氮 | 第28-29页 |
·氨氮 | 第29-30页 |
·Fe~(3+) | 第30-31页 |
·离子色谱仪(CIC-100) | 第31-33页 |
·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内电阻 | 第33-34页 |
·计算方法 | 第34-35页 |
第三章 单室 MFC 的性能研究 | 第35-40页 |
·MFC 电能输出 | 第35-36页 |
·极化曲线和功率密度 | 第36-38页 |
·电压极化曲线 | 第36-37页 |
·功率密度 | 第37-38页 |
·开路电压和内电阻 | 第38页 |
·开路电压 | 第38页 |
·内电阻 | 第38页 |
·库仑效率 | 第38-40页 |
第四章 单室 MFC 强化反硝化 | 第40-48页 |
·实验装置 | 第40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0-44页 |
·单室 MFC 强化反硝化 | 第44-47页 |
·对 COD 的去除 | 第44-45页 |
·对硝态氮的去除 | 第45页 |
·对亚硝态氮的去除 | 第45-46页 |
·对氨氮的去除 | 第46-47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47-48页 |
第五章 单室 MFC 阳极室内电子受体竞争 | 第48-54页 |
·实验装置 | 第4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8-49页 |
·固体电极和电子受体竞争研究 | 第49-53页 |
·固体电极和硝酸根离子的竞争关系 | 第49-51页 |
·固体电极与硫酸根离子和铁离子的竞争关系 | 第51-53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53-54页 |
第六章 双室 MFC 硝酸盐污染修复 | 第54-65页 |
·实验装置 | 第54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4-55页 |
·双室 MFC 强化反硝化 | 第55-64页 |
·阳极材料的选择对硝酸盐去除效果的影响 | 第55-57页 |
·盐桥长度对硝酸盐去除效果的影响 | 第57-59页 |
·盐桥直径对硝酸盐去除效果的影响 | 第59-63页 |
·双室 MFC 的输出电压特性 | 第63-64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64-65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5-67页 |
·结论 | 第65-66页 |
·单室 MFC 性能研究 | 第65页 |
·单室 MFC 强化反硝化 | 第65页 |
·单室 MFC 阳极室内电子受体竞争 | 第65页 |
·双室 MFC 硝酸盐污染修复 | 第65-66页 |
·展望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4-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