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中国农业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--农业收入与分配论文

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拉动农村居民消费的对策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6页
目录第6-8页
引言第8-12页
 一、选题背景及意义第8-9页
 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1页
 三、本论文的创新点第11页
 四、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1页
 五、研究方法第11-12页
第一章 相关理论阐释第12-16页
 一、关于消费问题的理论概述第12-13页
  (一) 消费的内涵第12页
  (二) 消费的社会功能之马克思主义观第12-13页
 二、消费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第13页
  (一) 消费是有效配置社会资源的重要依据第13页
  (二) 消费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本提供再生产要素第13页
 三、拉动农村居民消费的必要性第13-16页
  (一) 农村居民界定第13-14页
  (二) 拉动农村居民消费的意义第14-16页
第二章 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现状及其原因分析第16-28页
 一、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现状第16-17页
  (一) 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弱第16页
  (二) 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合理第16页
  (三) 农村居民消费环境差第16-17页
  (四) 农村居民消费心理不成熟第17页
 二、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第17-28页
  (一) 土地产权不明晰、土地征用补偿不到位第17-19页
  (二) 传统农业影响农民增收第19-20页
  (三) 进城农民工工资性收入不稳定第20页
  (四) 乡镇企业发展受阻,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减少第20-22页
  (五) 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,农村居民消费存在后顾之忧第22-23页
  (六) 农村金融体制不健全,阻碍农村居民发展生产第23-24页
  (七) 农产品流通体制不畅第24-26页
  (八) 小城镇建设不合理第26页
  (九) 教育培训费用投入不足,农村文化市场发展滞后第26-28页
第三章 拉动农村居民消费的新农村建设背景第28-33页
 一、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第28-29页
 二、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第29-31页
  (一) "生产发展"——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第29-30页
  (二) "生活富裕"——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第30页
  (三) "乡风文明"——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第30页
  (四) "村容整洁"——新农村建设的外在表现第30-31页
  (五) "管理民主"——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第31页
 三、新农村建设为拉动农村居民消费带来的机遇第31-33页
第四章 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拉动农村居民消费的对策第33-45页
 一、合理利用土地,使土地为农民增收贡献应有力量第33-35页
  (一) 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第33-34页
  (二) 完善土地征用程序,加大补偿力度第34-35页
 二、发展现代农业,夯实农业基础地位第35-36页
 三、保障农民工实现就业及合法权益的维护第36-37页
 四、加快乡镇企业发展,增加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第37-39页
  (一) 将乡镇企业改造为股份制企业第37页
  (二) 建立和完善企业家人才市场第37-38页
  (三) 提高企业内部运行效率第38页
  (四) 实现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38-39页
 五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,为农民消费解决后顾之忧第39-40页
 六、健全农村金融体制,为农民发展生产提供充足资金第40页
 七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,为农业发展开拓畅通渠道第40-42页
 八、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,为农民提供舒适的消费环境第42-43页
 九、推进农村文化建设,培育新型农民及农村文化市场第43-45页
  (一) 深化农村教育改革,培育现代型农民第43页
  (二) 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的投入,培育农村文化市场第43-45页
结语第45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48页
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8-49页
后记第49页

论文共4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邢台农村减贫的制度性障碍分析
下一篇:辽宁沿海经济带环保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