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传动滚齿机滚刀主轴系统抗振性优化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23页 |
·滚齿机与零传动技术 | 第11-17页 |
·齿轮加工方法简述 | 第11-12页 |
·滚齿机及其发展趋势 | 第12-15页 |
·零传动滚齿机 | 第15-17页 |
·零传动滚刀主轴部件及其动静态特性研究现状 | 第17-20页 |
·电主轴结构与特点 | 第17-19页 |
·动静态特性研究现状 | 第19-20页 |
·课题来源及其研究意义 | 第20-21页 |
·课题的来源及背景 | 第20页 |
·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20-21页 |
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1-2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2 零传动滚齿机结构及其主轴系统动静态特性 | 第23-36页 |
·YK3610零传动滚齿机简述 | 第23-26页 |
·机床的用途 | 第23-24页 |
·机床的传动系统 | 第24-26页 |
·零传动滚齿机的滚刀主轴结构 | 第26-28页 |
·主轴系统的动静态特性及其评价指标 | 第28-34页 |
·主轴系统静态特性 | 第28-30页 |
·主轴系统动态特性 | 第30-31页 |
·动态特性的评价指标 | 第31-33页 |
·主轴结构设计对主轴系统动静态特性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·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 | 第34-35页 |
·关键问题 | 第34页 |
·解决方案 | 第34-3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3 基于传递矩阵法的滚刀主轴系统动静态特性分析 | 第36-66页 |
·面向多体系统的传递矩阵法概述 | 第36-37页 |
·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及其特点 | 第36-37页 |
·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在本次研究中的应用 | 第37页 |
·零传动滚刀主轴几何模型构建 | 第37-39页 |
·传递矩阵法的原理与应用方法 | 第39-47页 |
·传递矩阵的改进 | 第47-51页 |
·电主轴模型的改进 | 第47-49页 |
·实例验证 | 第49-51页 |
·运用MATLAB求解滚刀主轴系统频率与主振型 | 第51-55页 |
·理论计算过程 | 第51-53页 |
·振型图及各参数对动静态影响规律图的生成 | 第53-55页 |
·主要设计参数对滚刀主轴系统静态特性的影响规律 | 第55-59页 |
·滚刀主轴的传递矩阵模型 | 第55页 |
·滚刀主轴的静刚度 | 第55-56页 |
·滚刀主轴各主要参数对该系统静刚度的影响 | 第56-59页 |
·主要设计参数对滚刀主轴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 | 第59-65页 |
·研究系统动态特性的目的 | 第59页 |
·系统主要设计参数对其动态性能的影响 | 第59-6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4 滚刀主轴关键结构参数的正交试验研究 | 第66-82页 |
·正交试验法的理论基础 | 第66-68页 |
·正交表 | 第66页 |
·等水平正交表的性质 | 第66-67页 |
·正交试验设计的优点 | 第67页 |
·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步骤 | 第67-68页 |
·正交试验方案的设计 | 第68-76页 |
·正交试验各因素的水平值 | 第68页 |
·各因素间交互作用的判别 | 第68-75页 |
·正交表的选择 | 第75页 |
·正交试验的表头设计及其试验结果 | 第75-76页 |
·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| 第76-80页 |
·极差分析 | 第76-77页 |
·方差分析 | 第77-80页 |
·各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的相关性及敏感性 | 第80页 |
·多参数优化效果仿真 | 第80-8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1-82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82-84页 |
·全文总结 | 第82-83页 |
·后续工作展望 | 第83-84页 |
致谢 | 第84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92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