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7页 |
·引言 | 第12-13页 |
·常用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 | 第13-20页 |
·铁氧体吸收剂 | 第13-14页 |
·磁性金属微粉吸收剂 | 第14-15页 |
·碳质吸收剂 | 第15-18页 |
·导电聚苯胺及其复合材料 | 第18-20页 |
·吸波涂层的设计 | 第20-25页 |
·吸波涂层的设计原理及吸波性能的计算方法 | 第20-23页 |
·等效电磁参数 | 第23-25页 |
·课题的意义、目的与研究内容 | 第25-27页 |
·课题的意义 | 第25页 |
·课题的目的 | 第25页 |
·课题的研究内容 | 第25-27页 |
第2章 碳包覆Ni 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性能 | 第27-39页 |
·碳包覆Ni 纳米颗粒的制备 | 第27-29页 |
·实验药品及仪器设备 | 第27-29页 |
·碳包覆Ni 纳米颗粒的制备过程 | 第29页 |
·碳包覆Ni 纳米颗粒的表征分析 | 第29-32页 |
·碳包覆Ni 纳米颗粒的SEM 形貌 | 第29-30页 |
·碳包覆Ni 纳米颗粒的TEM 形貌 | 第30页 |
·碳包覆Ni 纳米颗粒的XRD 分析 | 第30-31页 |
·碳包覆Ni 纳米颗粒的Raman 光谱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工艺参数对碳包覆Ni 纳米颗粒的影响 | 第32-35页 |
·淀粉种类对碳包覆Ni 纳米颗粒的影响 | 第32页 |
·炭化温度对碳包覆Ni 纳米颗粒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·炭化时间对碳包覆Ni 纳米颗粒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·其它因素对碳包覆Ni 纳米颗粒的影响 | 第35页 |
·碳包覆Ni 纳米颗粒的电磁性能 | 第35-38页 |
·碳包覆Ni 纳米颗粒吸波片的制备与测试 | 第36页 |
·碳包覆Ni 纳米颗粒的电磁性能 | 第36-3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3章 导电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| 第39-54页 |
·实验药品及仪器设备 | 第39-40页 |
·制备过程及工艺条件 | 第40-41页 |
·导电聚苯胺的制备与表征分析 | 第41-43页 |
·导电聚苯胺的红外光谱分析 | 第41-42页 |
·导电聚苯胺的XRD 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导电聚苯胺/碳包覆Ni 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| 第43-48页 |
·导电聚苯胺/碳包覆Ni 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红外光谱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导电聚苯胺/碳包覆Ni 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XRD 分析 | 第44-45页 |
·导电聚苯胺/碳包覆Ni 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SEM 形貌 | 第45页 |
·碳包覆Ni 纳米颗粒的含量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·导电聚苯胺/碳包覆Ni 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电磁性能 | 第46-48页 |
·导电聚苯胺/碳微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| 第48-53页 |
·导电聚苯胺/碳微球复合材料的SEM 形貌 | 第49页 |
·导电聚苯胺/碳微球复合材料的XRD 分析 | 第49-50页 |
·碳微球的含量对导电聚苯胺/碳微球复合材料导电率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·导电聚苯胺/碳微球复合材料的电磁性能 | 第51-5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4章 碳纤维负载纳米Mn_(0.8)Zn_(0.2)Fe_20_4的制备及性 | 第54-62页 |
·实验药品及实验仪器 | 第54-55页 |
·制备方法及工艺过程 | 第55-56页 |
·纳米Mn_(0.8)Zn_(0.2)Fe_20_4 的制备及分 | 第56-57页 |
·碳纤维负载纳米Mn_(0.8)Zn_(0.2)Fe_20_4 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 | 第57-61页 |
·碳纤维负载纳米Mn_(0.8)Zn_(0.2)Fe_20_4 复合材料的XRD 分 | 第57-58页 |
·碳纤维负载纳米Mn_(0.8)Zn_(0.2)Fe_20_4 复合材料的SEM 形 | 第58-59页 |
·碳纤维负载纳米Mn_(0.8)Zn_(0.2)Fe_20_4 复合材料的电磁性 | 第59-6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5章 复合吸波涂层吸波性能的模拟计算及实验研究 | 第62-72页 |
·导电聚苯胺复合材料等效电磁参数的模拟计算 | 第62-66页 |
·计算模型及公式的选取 | 第62页 |
·导电聚苯胺/碳包覆Ni 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等效电磁参数的计算 | 第62-64页 |
·导电聚苯胺/碳微球复合材料等效电磁参数的计算 | 第64-66页 |
·导电聚苯胺基吸波涂层的计算设计及实验研究 | 第66-70页 |
·微波吸收材料的选取和复合吸波材料涂层正交实验的设计 | 第66-67页 |
·正交实验的计算 | 第67-69页 |
·实验验证及结果分析 | 第69-7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0-72页 |
结论 | 第72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81页 |
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81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3页 |
附件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