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中国农业经济论文--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--农业合作形式论文--经济联合体论文

山东省枣庄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、问题及对策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第一章 绪论第9-15页
   ·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-10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0-13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·技术路线第14-15页
第二章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概念与原理第15-22页
   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定义第15页
   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征第15-17页
     ·产业形态多样性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合作社组建主体多元性第16页
     ·管理运行规范性第16页
     ·盈余分配具有合理性第16-17页
   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原则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原则第17页
     ·发展形式多样性的原则第17页
     ·坚持政府推动与农民自主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坚持多主体兴办和示范引导的原则第18页
   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第18-20页
     ·优化资源配置,推进了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第18-19页
     ·推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,促进了农业新科技的推广和运用第19页
     ·提升了产品质量,促进了标准化生产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改善了收益分配结构,使农民分享到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第20页
   ·新农村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传统合作社的区别第20-22页
第三章 枣庄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第22-33页
   ·枣庄市社会经济与农业发展状况第22-24页
     ·枣庄市社会发展概况第22-23页
     ·枣庄市农业发展水平第23-24页
   ·枣庄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本情况第24-26页
     ·枣庄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定位及发展情况第24-25页
     ·枣庄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第25-26页
   ·枣庄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类型第26-33页
     ·专业大户(能人)带动型第27-28页
     ·龙头企业带动型合作社第28-29页
     ·行政部门领办型合作社第29-30页
     ·基层供销社带动型合作社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基层农业技术部门引导型合作社第31-32页
     ·特色主导产业带动型合作社第32-33页
第四章 枣庄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取得的主要绩效和启示第33-40页
   ·枣庄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主要绩效第33-36页
     ·提高了枣庄市农业规模化、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增加了入社农民的收入,促进了枣庄市农村经济的发展第34-35页
     ·提高了枣庄市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第35-36页
     ·促进了枣庄市农村经营体制的革新第36页
   ·枣庄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主要启示第36-40页
     ·政府的科学引导和扶持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前提第36-38页
     ·建立合理的管理运行机制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第38页
     ·维护广大社员的根本利益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的关键第38-39页
     ·抓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核心第39-40页
第五章 枣庄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第40-47页
   ·从合作社内部运行情况看,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逐步解决第40-44页
     ·合作社规模小,层次低,产业发展不平衡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合作社内部运作和管理不够规范第41-43页
     ·社员文化水平低,人才匮乏,制约了产品的创新第43-44页
   ·从合作社外部发展环境看,也存在以下三个主要问题第44-47页
     ·农民合作意识不强,政府宣传引导不到位第44-45页
     ·融资难、资金短缺,制约合作社的发展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土地资源紧张,发展潜力受到制约第46-47页
第六章 促进枣庄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第47-52页
   ·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扶持力度,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组织保证第47-48页
   ·贯彻落实《农民专业合作社法》,加强外部监督,规范运行机制第48页
   ·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队伍建设,提高社员素质第48-49页
   ·深入广泛宣传,提高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识第49-50页
   ·加大财政优惠和金融支持力度,调动农民入社的积极性第50-51页
   ·培育典型,引导全市农民合作社快速发展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5页
致谢第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层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探究--以安徽蚌埠市为例
下一篇:江西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绩效评价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