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4页 |
·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8-9页 |
·国内外阻燃沥青的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9-10页 |
·阻燃技术实现机理 | 第10-11页 |
·聚磷酸铵(APP)简介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标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试验步骤与试验方法 | 第14-22页 |
·试验步骤 | 第14-15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15-22页 |
·APP 改性沥青的制备 | 第15页 |
·APP 改性沥青燃烧试验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APP 改性沥青的主要常规技术性能试验方法 | 第16-19页 |
·APP 改性沥青的主要 SHAP 技术性能试验方法 | 第19-22页 |
第三章 聚磷酸铵的制备 | 第22-35页 |
·试验原理 | 第22-23页 |
·试验仪器和药品 | 第23-24页 |
·试验仪器 | 第23页 |
·试验药品 | 第23-24页 |
·试验方法和步骤 | 第24-25页 |
·合成试验各因素对聚合度的影响 | 第25-34页 |
·聚磷酸铵聚合度测定方法 | 第25-26页 |
·聚合反应气氛对聚合度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·反应原料配比对聚合度的影响 | 第27-30页 |
·聚合反应温度对聚合度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·聚合反应时间对聚合度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聚合反应压力对聚合度的影响 | 第32页 |
·产物后处理—热处理过程对聚合度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四章 APP 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研究 | 第35-56页 |
·基质沥青与改性剂的基本性质 | 第35-37页 |
·基质沥青的基本性质 | 第35-36页 |
·改性剂 | 第36-37页 |
·常规技术性能 | 第37-47页 |
·感温性分析 | 第38-40页 |
·高温性能分析 | 第40-43页 |
·低温性能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老化性能分析 | 第44-47页 |
·SHAP 技术性能 | 第47-51页 |
·动态剪切流变试验 | 第47-48页 |
·弯曲梁流变试验 | 第48-51页 |
·存储稳定性分析 | 第51-53页 |
·离析试验与结果 | 第51页 |
·显微结构分析 | 第51-53页 |
·与集料的粘附性分析 | 第53-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五章 APP 改性沥青的燃烧性能研究 | 第56-63页 |
·阻燃性能研究 | 第56-58页 |
·极限氧指数(LOI)试验 | 第56-58页 |
·UL94 垂直燃烧试验 | 第58页 |
·烟密度研究 | 第58-60页 |
·烟气毒性研究 | 第60-6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六章 APP 改性沥青的阻燃机理研究 | 第63-72页 |
·高分子材料的燃烧及阻燃研究 | 第63-64页 |
·高分子材料的燃烧 | 第63-64页 |
·高分子材料的阻燃 | 第64页 |
·APP 改性沥青的热重分析 | 第64-66页 |
·热重(TG)试验原理 | 第64-65页 |
·热重(TG)试验方法和结果分析 | 第65-66页 |
·差示扫描量热(DSC)分析 | 第66-68页 |
·差示扫描量热(DSC)试验原理 | 第66-67页 |
·差示扫描量热(DSC)试验方法和结果分析 | 第67-68页 |
·热解气相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(Py-FTIR)分析 | 第68-71页 |
·热解气相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(Py-FTIR)试验原理 | 第68-69页 |
·Py-FTIR 试验方法和结果分析 | 第69-7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| 第72-74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72页 |
·展望 | 第72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7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