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声电机中压电材料的断裂失效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图表清单 | 第10-14页 |
| 注释表 | 第14-15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22页 |
| ·超声电机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| ·压电陶瓷断裂研究背景 | 第17-18页 |
| ·超声电机中压电材料的断裂失效 | 第18-19页 |
| ·现在存在的主要研究断裂失效的方法 | 第19-20页 |
| ·课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| 第20-22页 |
| 第二章 失效机理及电击穿模型 | 第22-40页 |
| ·超声电机的可靠性分析 | 第22-29页 |
| ·超声电机的工作过程 | 第22-23页 |
| ·故障模式分析 | 第23-24页 |
| ·故障树的建立 | 第24-25页 |
| ·超声电机的可靠性分析 | 第25-28页 |
| ·采取的措施 | 第28-29页 |
| ·压电陶瓷失效的主要类型 | 第29-32页 |
| ·电致失效 | 第29-32页 |
| ·多场耦合失效 | 第32页 |
| ·压电材料的失效的主要机理 | 第32-33页 |
| ·畴壁钉扎机制 | 第32页 |
| ·应力集中机制 | 第32-33页 |
| ·力电耦合场致失效 | 第33页 |
| ·压电陶瓷两种主要的失效现象 | 第33-37页 |
| ·电介质击穿本质及现象 | 第33-35页 |
| ·固体断裂本质及现象 | 第35-37页 |
| ·临界击穿电场及电介质击穿准则 | 第37-3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| 第三章 超声电机的弹性复合梁简化模型的分析 | 第40-51页 |
| ·有限元仿真计算基础 | 第40-41页 |
| ·弹性复合梁模型 | 第40页 |
| ·有限元分析及建模 | 第40-41页 |
| ·不同位置裂纹裂纹尖端的应力场分析 | 第41-44页 |
| ·电压对裂纹尖端最大应力值大小的影响 | 第44-46页 |
| ·预载荷对裂纹尖端最大应力值大小的影响 | 第46-48页 |
| ·温度对裂纹尖端最大应力值大小的影响 | 第48-50页 |
| ·本章小节 | 第50-51页 |
| 第四章 弹性复合梁的能量释放率计算 | 第51-63页 |
| ·缺陷与边界条件 | 第51-52页 |
| ·缺陷的类型 | 第51页 |
| ·导通裂纹 | 第51页 |
| ·绝缘裂纹 | 第51-52页 |
| ·内电极与导电裂纹 | 第52页 |
| ·压电材料的裂纹尖端场 | 第52-53页 |
| ·压电裂纹解 | 第53页 |
| ·断裂失效准则 | 第53-56页 |
| ·应力强度因子准则 | 第54页 |
| ·能量释放率断裂准则 | 第54-56页 |
| ·压电材料断裂的J 积分及J 与G 的关系 | 第56-57页 |
| ·仿真中J 积分的计算验证 | 第57-62页 |
| ·J 积分理论 | 第57-59页 |
| ·弹性复合梁中J 积分的计算 | 第59-6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| 第五章 断裂失效的实验研究 | 第63-75页 |
| ·实验基础及装置 | 第63-64页 |
| ·电压对同一位置裂纹扩展的影响 | 第64-67页 |
| ·温度对同一位置裂纹扩展的影响 | 第67-71页 |
| ·预载荷对同一位置裂纹扩展的影响 | 第71-7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|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5-77页 |
| ·本文的主要贡献 | 第75页 |
| ·本文的创新点 | 第75页 |
| ·下一步研究方向及内容 | 第75-7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7-81页 |
| 致谢 | 第81-82页 |
|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