丘陵山区地块尺度耕地价值测算与提升
摘要 | 第1-12页 |
Abstract | 第12-19页 |
第1章 文献综述 | 第19-35页 |
·耕地资源价值构成 | 第19-23页 |
·耕地资源价值研究方法 | 第23-30页 |
·耕地经济价值研究方法 | 第23-26页 |
·耕地社会价值研究方法 | 第26-27页 |
·耕地生态价值研究方法 | 第27-30页 |
·耕地资源价值影响因素研究 | 第30-32页 |
·耕地资源外部性价值补偿研究 | 第32-34页 |
·结语 | 第34-35页 |
第2章 绪论 | 第35-43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35-37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35-36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36-37页 |
·研究目的与内容 | 第37-38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37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37-38页 |
·研究区概况 | 第38-42页 |
·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| 第39-40页 |
·耕地资源利用现状 | 第40-42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42-43页 |
第3章 地块尺度耕地经济价值 | 第43-85页 |
·数据来源与方法 | 第43-57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43-4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44-57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57-75页 |
·经济价值特征 | 第57-65页 |
·经济产出效率评价分析 | 第65-71页 |
·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| 第71-75页 |
·讨论 | 第75-82页 |
·耕地经济价值提升—土地整治工程 | 第76-77页 |
·耕地经济价值提升—农户行为调整 | 第77-81页 |
·耕地经济价值提升—宏观环境优化 | 第81-82页 |
·结语 | 第82-85页 |
第4章 地块尺度耕地社会价值 | 第85-125页 |
·数据来源与方法 | 第85-98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85-8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86-98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98-118页 |
·社会稳定功能价值特征 | 第98-102页 |
·社会保障功能价值特征 | 第102-111页 |
·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| 第111-118页 |
·讨论 | 第118-122页 |
·耕地社会稳定功能价值提升 | 第118-120页 |
·耕地社会保障功能供需平衡探讨 | 第120-122页 |
·结语 | 第122-125页 |
第5章 地块尺度耕地生态价值 | 第125-143页 |
·数据来源与方法 | 第125-129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12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25-129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129-137页 |
·生态价值特征 | 第129-134页 |
·影响因素分析 | 第134-137页 |
·讨论 | 第137-141页 |
·土地整治工程的实施 | 第137-138页 |
·农户行为调整 | 第138-139页 |
·农业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| 第139-140页 |
·生态农业的发展 | 第140-141页 |
·结语 | 第141-143页 |
第6章 地块尺度耕地综合价值 | 第143-159页 |
·综合价值特征 | 第144-148页 |
·总体特征 | 第144-145页 |
·构成特征 | 第145-148页 |
·综合价值在耕地利用和征用过程中的体现 | 第148-153页 |
·耕地利用过程中的价值体现 | 第149-151页 |
·耕地征用过程中的价值体现 | 第151-153页 |
·讨论 | 第153-158页 |
·耕地利用过程中的价值补偿 | 第154-156页 |
·耕地征用过程中的价值补偿 | 第156-158页 |
·结语 | 第158-159页 |
第7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59-163页 |
·结论 | 第159-162页 |
·地块尺度耕地经济价值 | 第159页 |
·地块尺度耕地社会价值 | 第159-160页 |
·地块尺度耕地生态价值 | 第160-161页 |
·地块尺度耕地综合价值 | 第161-162页 |
·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| 第162页 |
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| 第162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162-1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63-171页 |
致谢 | 第171-173页 |
参与课题与发表文章 | 第1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