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8页 |
·研究的背景 | 第9-11页 |
·地质公园解说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·地质公园解说系统的分类研究 | 第12页 |
·地质公园解说系统功能研究 | 第12页 |
·地质公园解说系统规划与设计研究 | 第12-13页 |
·地质公园解说系统构建研究 | 第13页 |
·地质公园解说系统评价研究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2 地质公园解说系统评价体系概述 | 第18-23页 |
·地质公园解说系统的概念 | 第18-19页 |
·地质公园解说系统的特征 | 第19页 |
·地质公园解说系统的分类 | 第19-20页 |
·地质公园解说系统评价的功能 | 第20页 |
·地质公园解说系统评价的准则 | 第20-21页 |
·地质公园解说系统评价的方法 | 第21-23页 |
3 地质公园解说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23-32页 |
·地质公园解说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| 第23页 |
·地质公园解说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预选 | 第23-27页 |
·地质公园解说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 | 第27-32页 |
·第一轮筛选 | 第27-28页 |
·第二轮筛选 | 第28-30页 |
·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| 第30-32页 |
4 地质公园解说系统评价模型的构建 | 第32-44页 |
·地质公园解说系统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32-36页 |
·层次分析法基本步骤 | 第32-34页 |
·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 | 第34-36页 |
·地质公园解说系统评价指标量化标准 | 第36-42页 |
·人员解说指标量化 | 第36-37页 |
·解说牌示指标量化 | 第37-39页 |
·出版物指标量化 | 第39-40页 |
·地质博物馆指标量化 | 第40-42页 |
·地质公园解说系统评价模型 | 第42-43页 |
·地质公园解说系统评价体系等级 | 第43-44页 |
5 实证研究—以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 | 第44-59页 |
·研究的区域基本情况与解说系统现状 | 第44-46页 |
·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基本情况 | 第44-45页 |
·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解说系统现状 | 第45-46页 |
·问卷的设计与调查的实施 | 第46-47页 |
·问卷的设计 | 第46页 |
·问卷的调查 | 第46-47页 |
·游客的社会特征分析 | 第47-50页 |
·性别 | 第47页 |
·年龄 | 第47-48页 |
·教育程度 | 第48页 |
·客源地 | 第48-49页 |
·月收入 | 第49页 |
·职业 | 第49-50页 |
·游客社会特征小结 | 第50页 |
·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解说系统评价 | 第50-59页 |
·解说人员的评价分析 | 第50-52页 |
·解说牌的评价分析 | 第52页 |
·游客对出版物的评价分析 | 第52-54页 |
·游客对博物馆的评价分析 | 第54-56页 |
·华蓥山地质公园解说系统整体评价分析 | 第56页 |
·结论与建议 | 第56-59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59-61页 |
·结论 | 第59页 |
·研究的创新 | 第59页 |
·研究的不足 | 第59-60页 |
·展望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5页 |
附录A:第一轮专家意见咨询表 | 第65-67页 |
附录B:第二轮专家意见咨询表 | 第67-68页 |
附录C:指标权重系数的专家评分表 | 第68-71页 |
附录D:游客对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解说系统评价表 | 第71-72页 |
附录E: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、科研情况 | 第72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