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汉木兰庄园概念性规划设计
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1. 绪论 | 第10-18页 |
·课题研究缘起与背景 | 第10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·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| 第11-15页 |
·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 | 第11-13页 |
·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方法及创新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创新 | 第16页 |
·论文框架与内容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16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·论文框架 | 第17-18页 |
2、观光农业园概念性规划方法 | 第18-27页 |
·相关概念 | 第18页 |
·相关基础理论支撑 | 第18-20页 |
·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 | 第18页 |
·旅游学相关理论 | 第18-19页 |
·都市农业理论 | 第19页 |
·体验经济理论 | 第19-20页 |
·计算机图形学理论 | 第20页 |
·园区规划布局方法 | 第20-22页 |
·可行性分析与项目策划 | 第20-21页 |
·地形地势分析 | 第21-22页 |
·坡度坡向分析 | 第22页 |
·场所的景观视线分析 | 第22页 |
·观光农业园区景观设计手法 | 第22-24页 |
·提升构思方案的创意和表现 | 第22-23页 |
·现代化的数字农庄模型 | 第23页 |
·突破季节限制的观光农业景观 | 第23-24页 |
·科普教育功能的拓展 | 第24页 |
·多感官的农业项目体验 | 第24页 |
·参观游览方式的远程化 | 第24页 |
·农业生产板块设计方法 | 第24-27页 |
·农业生产管理 | 第25页 |
·高新良优品种研发 | 第25-26页 |
·气候及病虫害等农业灾害的监控防治 | 第26页 |
·农业决策系统的建立 | 第26页 |
·农产品安全监测 | 第26-27页 |
·农产品精加工 | 第27页 |
3 观光农业概念性规划设计内容 | 第27-31页 |
·前期调研与分析 | 第27-28页 |
·基址发展状况 | 第27页 |
·项目背景 | 第27-28页 |
·基址概况 | 第28页 |
·总体规划 | 第28-31页 |
·规划依据 | 第28-29页 |
·规划原则 | 第29页 |
·规划布局与结构 | 第29页 |
·产业结构 | 第29-30页 |
·规划分区 | 第30页 |
·交通及游线规划 | 第30-31页 |
4、湖北木兰农庄规划设计实证 | 第31-57页 |
·项目简介 | 第31-33页 |
·前期调研与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发展农业前景 | 第32-33页 |
·项目背景及基址概况 | 第33-39页 |
·项目背景 | 第33-35页 |
·基址概况 | 第35-38页 |
·周边资源发展状况 | 第38-39页 |
·总体规划 | 第39-45页 |
·规划依据 | 第39页 |
·规划目标 | 第39-41页 |
·规划原则 | 第41页 |
·规划布局与分区 | 第41-45页 |
·分区景观设计 | 第45-57页 |
·接待中心区 | 第45-49页 |
·市民数字农园区 | 第49-52页 |
·度假山庄区 | 第52页 |
·信息技术科普展示区 | 第52-57页 |
·果林采摘区 | 第57页 |
·垂钓休闲中心区 | 第57页 |
5. 结语 | 第57-59页 |
·研究中的不足 | 第57-58页 |
·研究趋势 | 第58-59页 |
附录 规划图纸 | 第59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6页 |
图片索引 | 第76-78页 |
致谢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