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省鹰潭市夏埠新区滨水绿带规划设计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8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·城市化快速蔓延背景下的滨河区开发 | 第8页 |
·可持续性发展背景下的生态城市建设 | 第8-9页 |
·风景园林视角下滨水区设计的新认识 | 第9页 |
·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滨河景观研究动态与实践进展 | 第10-15页 |
·国外滨河景观研究动态与实践进展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滨河景观研究动态与实践进展 | 第11-12页 |
·案例研究 | 第12-15页 |
·论文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15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·论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·综合分析法 | 第16页 |
·比较研究法 | 第16页 |
·实例研究法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框架 | 第17-18页 |
2 城市新区滨河绿带规划设计研究 | 第18-52页 |
·城市新区背景下的设计特性分析 | 第18-20页 |
·植被覆盖率较高,植物生长状况好 | 第18页 |
·设计限制因素少,方案可实施性高 | 第18-19页 |
·防洪防汛建设少,专项设计要求高 | 第19页 |
·影响新城区建设,具有战略性意义 | 第19-20页 |
·城市新区滨河绿带规划设计原则 | 第20-28页 |
·整体性规划设计 | 第20-21页 |
·地域化特色设计 | 第21-23页 |
·协调性规划设计 | 第23-24页 |
·可持续性的设计 | 第24-26页 |
·以人为本的设计 | 第26-28页 |
·基于城市风貌塑造的滨河绿带规划设计 | 第28-34页 |
·城市风貌塑造的相关理论 | 第28-31页 |
·滨河绿带塑造新城区风貌 | 第31-34页 |
·小结 | 第34页 |
·防洪与景观一体化设计研究 | 第34-52页 |
·滨河景观设计与传统河道防洪设计的比较 | 第34-36页 |
·城市新区河道防洪景观一体化设计的优势 | 第36-37页 |
·城市河道防洪与景观的一体化设计原则 | 第37-39页 |
·城市河道防洪与景观一体化设计方法探讨 | 第39-52页 |
3 江西省鹰潭市夏埠新区滨河绿带规划设计 | 第52-82页 |
·项目背景及基址概况 | 第52-58页 |
·项目背景 | 第52-55页 |
·基址概况 | 第55-57页 |
·规划动因 | 第57-58页 |
·总体规划和功能分区 | 第58-70页 |
·规划设计依据 | 第58-59页 |
·上位规划解读 | 第59-66页 |
·功能分区规划 | 第66-70页 |
·基于城市新区风貌塑造的特色景观设计 | 第70-74页 |
·自然生态设计 | 第70-72页 |
·衔接历史文化 | 第72-73页 |
·连续自行车道 | 第73-74页 |
·防洪景观一体化设计 | 第74-82页 |
·场地竖向设计 | 第74-79页 |
·构建内河湿地 | 第79-81页 |
·生态保育区 | 第81页 |
·植物配置设计 | 第81-82页 |
4 结语 | 第82-83页 |
·研究成果 | 第82页 |
·不足之处 | 第82-83页 |
附图 | 第83-10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1-104页 |
图片引索 | 第104-106页 |
致谢 | 第10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