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2页 |
绪论 | 第12-24页 |
一、研究问题的缘起 | 第12-14页 |
(一) 教育评估实践亟需法律的规范 | 第12页 |
(二) 教育评估制度亟需法律的保障 | 第12-13页 |
(三) 教育评估事业的发展亟需法律的支持 | 第13-14页 |
二、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| 第14-20页 |
(一) 核心概念界定 | 第14-17页 |
(二) 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7-20页 |
三、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| 第20-22页 |
(一) 研究意义 | 第21页 |
(二) 可能形成的创新之处 | 第21-22页 |
四、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22-24页 |
(一) 研究思路 | 第22-23页 |
(二) 研究方法 | 第23-24页 |
第一章 我国教育评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| 第24-41页 |
一、我国教育评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4-30页 |
(一) 政府与学校之间的矛盾 | 第24-25页 |
(二) 政府评估与社会评估之间的矛盾 | 第25-28页 |
(三) 教育评估内部存在的问题 | 第28-30页 |
二、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 | 第30-41页 |
(一) 重构政府、学校、社会三者的关系 | 第31-36页 |
(二) 重塑政府、学校、社会在教育质量保障中的角色 | 第36-41页 |
第二章 我国教育评估立法现状及分析 | 第41-49页 |
一、我国教育评估立法的现状 | 第41-45页 |
(一) 《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》 | 第41-43页 |
(二) 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》 | 第43页 |
(三) 《教育法》和《高等教育法》 | 第43-44页 |
(四) 《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》 | 第44页 |
(五) 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-2020年)》 | 第44-45页 |
二、我国教育评估立法存在的缺憾 | 第45-46页 |
(一) 法律体系不完备,结构层次不完整 | 第45页 |
(二) 整体的立法规格低,法律效力低 | 第45-46页 |
(三) 立法空白点较多 | 第46页 |
三、我国教育评估立法滞后的主要原因 | 第46-49页 |
(一) 立法者的主观积极性不高,利益各方未达成共识 | 第46-47页 |
(二) 国家教育经济资源的不足制约了教育评估立法的发展 | 第47-48页 |
(三) 立法机关的组织形式与立法程序不尽合理 | 第48-49页 |
第三章 对我国教育评估立法的完善 | 第49-56页 |
一、我国教育评估立法成熟度估计及努力方向 | 第49-52页 |
(一) 我国教育评估立法成熟度估计 | 第49-51页 |
(二) 加快我国教育评估立法的努力方向 | 第51-52页 |
二、对完善我国教育评估法律体系的若干建议 | 第52-56页 |
(一) 应重视教育评估立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| 第52-53页 |
(二) 构建合理有序的教育评估法律体系 | 第53-54页 |
(三) 完善我国教育评估法律法规的内容 | 第54-56页 |
第四章 上海市教育评估发展现状及法规制定 | 第56-73页 |
一、上海市教育评估发展现状 | 第56-64页 |
(一) 形成了市、区(县)两级教育评估机构网络 | 第57-63页 |
(二) 成立了教育评估行业组织 | 第63-64页 |
二、对上海市教育评估法规制定的一些思考 | 第64-73页 |
(一) 从法理角度对上海市教育评估法规制定的几点考虑 | 第64-67页 |
(二) 对上海市教育评估法规的框架及要点的一些提议 | 第67-73页 |
结语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80页 |
后记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