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0 引言 | 第10-15页 |
·研究背景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·国外合格评定模式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合格评定模式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1 青岛港检验检疫合格评定模式概况 | 第15-18页 |
·青岛港进出口现状 | 第15-16页 |
·青岛港检验检疫现状 | 第16页 |
·青岛港合格评定模式现存的问题 | 第16-18页 |
2 合格评定新模式研究 | 第18-28页 |
·合格评定新模式概述 | 第18-19页 |
·合格评定新模式对检验检疫抽检规则的变革 | 第19-21页 |
·新模式抽样公式的建立 | 第19页 |
·新模式与旧模式抽样风险对比分析与评估 | 第19-21页 |
·新模式的检验检疫抽检规则 | 第21-24页 |
·新模式的抽批检查规则 | 第21-22页 |
·新模式的抽样检验检疫规则 | 第22-23页 |
·新模式的抽项检验检疫规则 | 第23-24页 |
·综合合格评定模型-TTF 模型 | 第24-28页 |
·TTF 模型的定义及内涵 | 第24-25页 |
·TTF 模型所涉及的数学模型及判定规则 | 第25-28页 |
3 生产批合格评定模式研究 | 第28-46页 |
·生产批合格评定模式概述 | 第28-29页 |
·原料的合格评定活动 | 第29-31页 |
·入厂时原料验收 | 第29-30页 |
·批结束综合评定中的原料合格判定 | 第30-31页 |
·过程纠偏的合格评定活动 | 第31-38页 |
·过程全数检验和过程抽样检验 | 第31-32页 |
·逻辑与数值判断 | 第32页 |
·直接判定和组合判定 | 第32-33页 |
·异常警示信息种类 | 第33-34页 |
·评定的技术指标与方法 | 第34-38页 |
·成品抽检 | 第38-40页 |
·抽样 | 第38-39页 |
·检验 | 第39页 |
·合格评定 | 第39-40页 |
·CIQ 对企业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监督管理 | 第40-41页 |
·生产批综合评定 | 第41-46页 |
·原料备案基地判断 | 第42页 |
·漏检项目判断 | 第42-43页 |
·临界值判断 | 第43页 |
·企业过程纠偏处理信息的判断 | 第43-44页 |
·CIQ 监管信息处理的判断 | 第44页 |
·不合格批返工问题 | 第44-45页 |
·生产批综合评定中的批状态 | 第45-46页 |
4 报检批合格评定模式研究 | 第46-58页 |
·报检批合格评定模式概述 | 第46页 |
·影响报检批合格评定的主要因素 | 第46-50页 |
·生产过程控制信息对报检批合格评定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·企业产品许可信息对报检批合格评定的影响 | 第48页 |
·法规/标准及风险预警信息对报检批合格评定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·CIQ 监管信息对报检批合格评定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·报检批合格评定处理流程 | 第50-54页 |
·报检管理过程 | 第50-51页 |
·有效报检批合格评定过程 | 第51-54页 |
·关于报检批合格评定的几点讨论 | 第54-58页 |
·综合判定中检验结果与指标的比对问题 | 第54-55页 |
·替代项目组的比对判定 | 第55页 |
·CIQ 的快速核放与抽样检验 | 第55-56页 |
·新模式电子监管系统与 CIQ2000 系统的整合问题 | 第56-58页 |
5 总结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附图 | 第62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