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水产、渔业论文--水产养殖技术论文--各种海产动植物养殖论文--甲壳类养殖论文--虾的养殖论文

凡纳滨对虾几种综合养殖模式的比较与效能评价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2页
第一章 引言第12-20页
   ·凡纳滨对虾养殖模式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·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(IMTA)在凡纳滨对虾养殖的应用第13-19页
     ·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的原理第13-14页
     ·IMTA应用于对虾养殖的优点第14页
     ·IMTA虾池混养原则及混养品种的作用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·混养原则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·鱼类在综合养殖中的作用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·贝类在综合养殖中的作用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·藻类和水生植物在综合养殖中的作用第17-18页
     ·总结与展望第18-19页
   ·本研究的主要内容、目的和意义第19-20页
第二章 三种综合养殖模式与单养池塘水质变化及产出对比第20-38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20-24页
     ·试验场地第20-21页
     ·试验材料与分组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养殖流程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·池塘的准备第22页
       ·苗种放养第22页
       ·养殖管理第22-23页
     ·测定指标及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·水质理化因子的测定第23页
       ·生长的测定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·营养成分的测定第24页
     ·数据统计第24页
   ·结果第24-34页
     ·水质指标第24-32页
       ·溶氧、温度、pH和透明度的变动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·氨氮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·亚硝酸盐氮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·硝酸盐氮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·总氮和总磷第29页
       ·叶绿素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·TSS第31页
       ·COD第31-32页
     ·生长和成活率指标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·对虾生长指标比较第32页
       ·对虾养成指标比较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·混养鱼类养成比较第33页
     ·对虾营养成分比较第33-34页
   ·讨论第34-38页
     ·综合养殖模式对水质的影响第34-36页
     ·综合养殖模式对对虾的影响第36-38页
第三章 凡纳滨对虾不同养殖模式下水质指标因子分析的研究第38-52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38-39页
   ·结果第39-51页
     ·凡纳滨对虾各个养殖池塘理化因子分析第39-45页
     ·凡纳滨对虾不同养殖模式下水质因子分析结果第45-51页
       ·数据预处理第45页
       ·因子分析适合性检验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·相关系数矩阵第46页
       ·因子分析的总方差解释和碎石图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·因子旋转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·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·综合得分F的计算第49-51页
   ·讨论第51-52页
小结第52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9页
致谢第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草鱼明胶酶基因及其抑制剂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
下一篇:鲤第四轮全基因组复制时间及鲤CC型趋化因子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