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引言 | 第9-10页 |
一、文献综述 | 第10-21页 |
·真丝绸的特点 | 第10页 |
·真丝绸起皱的原因及防皱整理机理 | 第10页 |
·真丝绸防皱整理剂 | 第10-15页 |
·含甲醛的防皱整理剂 | 第10-11页 |
·无甲醛防皱整理剂 | 第11-15页 |
·三聚氯氰的特点及其在纺织领域的应用 | 第15-21页 |
·三聚氯氰的特点 | 第15-16页 |
·三聚氯氰在纺织领域的应用 | 第16-21页 |
二、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| 第21-22页 |
三、实验部分 | 第22-27页 |
·原料与仪器 | 第22页 |
·合成方法 | 第22-24页 |
·2-(二羧甲基)氨基-4,6-二氯-1,3,5-三嗪(CMADCT)的合成 | 第22-23页 |
·2,4-二(二羧甲基)氨基-6-氯-1,3,5-三嗪(BCMACT)的合成 | 第23页 |
·2,4,6-三(二羧甲基)氨基-1,3,5-三嗪(TCMAT)的合成 | 第23-24页 |
·结构表征 | 第24页 |
·红外光谱分析 | 第24页 |
·核磁谱图分析 | 第24页 |
·质谱分析 | 第24页 |
·元素分析 | 第24页 |
·性能测定 | 第24-25页 |
·熔点测定 | 第24页 |
·溶解性测定 | 第24页 |
·热稳定性测定 | 第24-25页 |
·合成化合物对真丝绸的抗皱整理 | 第25-26页 |
·整理工艺 | 第25页 |
·整理效果的测定 | 第25-26页 |
·折皱回复角的测定 | 第25-26页 |
·拉伸强力的测定 | 第26页 |
·白度的测定 | 第26页 |
·耐洗性的测定 | 第26页 |
·抗皱整理机理的研究 | 第26-27页 |
·红外光谱分析 | 第26页 |
·表面元素分析 | 第26页 |
·表面形貌观察 | 第26-27页 |
四、结果与讨论 | 第27-53页 |
·合成方法改进和合成条件优化 | 第27-30页 |
·CMADCT 的合成条件优化 | 第27-28页 |
·原料摩尔比对 CMADCT 产率的影响 | 第27页 |
·碱的用量对 CMADCT 产率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·BCMACT 的合成条件优化 | 第28-29页 |
·溶剂种类对 BCMACT 产率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·碱的用量对 BCMACT 产率的影响 | 第29页 |
·TCMAT 的合成条件优化和注意事项 | 第29-30页 |
·碱的用量对 TCMAT 产率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·注意事项 | 第30页 |
·产物的结构表征 | 第30-38页 |
·CMADCT 的结构表征 | 第30-33页 |
·CMADCT 的红外光谱 | 第30-31页 |
·CMADCT 的核磁谱图 | 第31-32页 |
·CMADCT 的质谱 | 第32页 |
·CMADCT 的元素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BCMACT 的结构表征 | 第33-35页 |
·BCMACT 的红外光谱 | 第33页 |
·BCMACT 的核磁谱图 | 第33-35页 |
·BCMACT 的质谱 | 第35页 |
·BCMACT 的元素分析 | 第35页 |
·TCMAT 的结构表征 | 第35-38页 |
·TCMAT 的红外光谱 | 第35-36页 |
·TCMAT 的核磁谱图 | 第36-37页 |
·TCMAT 的质谱 | 第37页 |
·TCMAT 的元素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产物的性能 | 第38-41页 |
·产物的溶解性 | 第38-39页 |
·产物的热稳定性 | 第39-41页 |
·合成化合物对真丝绸的抗皱整理效果 | 第41-43页 |
·整理后丝绸的折皱回复角 | 第41-42页 |
·整理后丝绸的白度和强力 | 第42页 |
·整理后丝绸的耐洗性 | 第42-43页 |
·抗皱整理机理研究 | 第43-53页 |
·丝绸试样的红外光谱 | 第43-45页 |
·丝绸试样的表面元素 | 第45-51页 |
·丝绸试样的表面形貌 | 第51-53页 |
五、结论 | 第53-55页 |
六、后续工作计划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、论文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