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13-21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3页 |
·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3-15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14页 |
·现实意义 | 第14-15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5-19页 |
·国外研究情况 | 第15-17页 |
·国内研究情况 | 第17-19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文献法 | 第19页 |
·定性分析法 | 第19页 |
·系统论分析法 | 第19页 |
·案例分析法 | 第19-20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本文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的厘清 | 第21-24页 |
·理论基础 | 第21-22页 |
·委托代理理论 | 第21-22页 |
·信息不对称理论 | 第22页 |
·相关概念的厘清 | 第22-24页 |
·政务督查 | 第22页 |
·地方政府 | 第22页 |
·“经济人”假设 | 第22-23页 |
·政府职能机构 | 第23页 |
·督查机构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济宁市市中区政务督查工作个案分析 | 第24-32页 |
·济宁市市中区政务督查工作情况 | 第24-29页 |
·济宁市市中区区情 | 第24-25页 |
·济宁市市中区政府督查室现状 | 第25-29页 |
·政务督查工作取得的进展 | 第29-32页 |
·健全制度、强化职能 | 第29-30页 |
·突出重点、特事特办 | 第30页 |
·领导重视、注重实效 | 第30-31页 |
·细化工作、注重服务 | 第31-32页 |
第四章 地方政务督查中的问题分析 | 第32-40页 |
·当前地方政府政务督查工作存在的问题 | 第32-34页 |
·信息渠道不畅导致重领导交办事项、轻群众反映问题 | 第32页 |
·地方政务督查部门地位低、权力小 | 第32-33页 |
·地方政务督查方式方法单一、效率低 | 第33页 |
·地方政府“大督查”格局配套措施不完善 | 第33-34页 |
·地方政务督查反馈机制尚不健全 | 第34页 |
·通过模型建构对地方政府政务督查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| 第34-37页 |
·理论概述 | 第34页 |
·地方政务督查中的均衡委托代理模型 | 第34-36页 |
·地方政务督查中的畸形委托代理关系 | 第36-37页 |
·通过模型分析得出地方政务督查存在问题的根源 | 第37-40页 |
·解决委托代理问题要求地方政府建立健全督查机构制度 | 第37-38页 |
·委托代理问题导致督查过程中人民群众意见易被忽视 | 第38页 |
·委托过程中授权不彻底导致地方督查部门地位低、权力小 | 第38页 |
·信息不对称导致地方政务督查工作积极性低 | 第38-39页 |
·畸形委托代理导致无法建立督查信息反馈机制 | 第39-40页 |
第五章 完善基层地方政府政务督查工作的对策建议 | 第40-46页 |
·完善制度建设、建立信息沟通机制 | 第40-41页 |
·提高督查权威性和主体地位 | 第41-42页 |
·引入目标管理体系 | 第42-43页 |
·建立“大督查”的格局 | 第43-44页 |
·突出重点、强化督查反馈机制 | 第44-46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46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