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高分子化学(高聚物)论文

苯胺类与对苯二乙炔新型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2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2-25页
   ·共轭聚合物第12-14页
   ·聚苯胺第14-19页
     ·聚苯胺的结构第14-15页
     ·聚苯胺的合成第15-16页
     ·聚苯胺的掺杂第16-19页
     ·聚苯胺的改性第19页
   ·PPE 及其衍生物材料第19-22页
   ·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第22-25页
第二章 单体的合成第25-32页
   ·实验试剂及仪器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实验试剂第25-26页
     ·仪器第26页
   ·单体的合成及表征第26-32页
     ·1,4-二炔基-2,5-二烷氧基苯的合成第26-29页
     ·N,N'-二氯对苯醌二亚胺(An)的合成第29-30页
     ·2,5-二甲基-N,N'-二氯对苯醌二亚胺(DMAn)的合成第30-31页
     ·N,N'-二氯联苯醌二亚胺(Bz)的合成第31页
     ·3,3'-二甲基-N,N'-二氯联苯醌二亚胺(DMBz)的合成第31-32页
第三章 对苯醌二亚胺与对苯二乙炔共聚物的合成第32-46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32-36页
     ·试剂第32页
     ·分析测试方法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共聚物合成第33-36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36-45页
     ·红外光谱第36-37页
     ·核磁共振氢谱第37页
     ·紫外-可见光谱第37-40页
     ·荧光发射光谱第40-42页
     ·分子量及其分布第42-43页
     ·X 射线粉末衍射(XRD)第43页
     ·循环伏安测试第43-45页
   ·小结第45-46页
第四章 联苯醌二亚胺与对苯二乙炔共聚物的合成第46-55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46-48页
     ·试剂第46页
     ·共聚物的合成第46-47页
     ·分析测试方法第47-48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48-53页
     ·红外光谱第48-49页
     ·核磁氢谱第49-50页
     ·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第50-52页
     ·分子量及其分布第52-53页
     ·循环伏安测试第53页
   ·小结第53-55页
第五章 共聚物的碘掺杂第55-61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55-56页
     ·试剂和仪器第55页
     ·共聚物的碘掺杂第55-56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56-60页
     ·碘掺杂前后共聚物的红外光谱第56-57页
     ·碘掺杂后共聚物的循环伏安曲线第57-60页
   ·小结第60-61页
第六章 不同催化体系对共聚物性能影响的探讨第61-71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61-64页
     ·试剂第61-62页
     ·聚[N,N'-对苯醌二亚胺-co-2,5-二癸氧基-1,4-苯撑乙炔]的合成第62-64页
     ·碘掺杂第64页
     ·分析测试方法第64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64-69页
     ·红外光谱第64-65页
     ·紫外-可见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第65-67页
     ·分子量及其分布第67-69页
   ·小结第69-71页
总结与展望第71-73页
参考文献第73-81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、整理论文情况第81-82页
致谢第82页

论文共8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新型含席夫碱—噻吩类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
下一篇:新疆BC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煤焦化战略选择的思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