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10页 |
| 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| 1 前言 | 第12-39页 |
| ·猪细小病毒的研究进展 | 第13-27页 |
| ·PPV 病原学研究 | 第13-16页 |
| ·发病机理 | 第16页 |
| ·分子生物学 | 第16-20页 |
| ·流行病学及流行状况 | 第20-22页 |
| ·PPV 的诊断 | 第22页 |
| ·防制 | 第22-27页 |
| ·猪圆环病毒的研究进展 | 第27-39页 |
| ·病原学 | 第27-28页 |
| ·流行病学 | 第28-29页 |
| ·致病机理 | 第29-31页 |
| ·分子生物学特征 | 第31-35页 |
| ·PCV-2 检测方法的研究 | 第35-36页 |
| ·PCV-2 疫苗研究进展 | 第36-39页 |
| 2 材料与方法 | 第39-59页 |
| ·材料 | 第39页 |
| ·试剂和仪器 | 第39-40页 |
| ·试剂 | 第39页 |
| ·主要仪器 | 第39-40页 |
| ·试剂的配制 | 第40-42页 |
| ·LB 液体培养基的配制 | 第40页 |
| ·LB 固体培养基的配制 | 第40页 |
| ·DMEM 培养液的配制 | 第40页 |
| ·细胞生长液的配制 | 第40-41页 |
| ·细胞维持液的配制 | 第41页 |
| ·细胞消化液的配制 | 第41页 |
| ·Lysis Buffer 的配制 | 第41页 |
| ·1.2%SDS 的配制 | 第41页 |
| ·20mM EDTA 的配制 | 第41页 |
| ·20mg/ml 蛋白酶 K 的配制 | 第41页 |
| ·5MNaCl 的配制 | 第41页 |
| ·2.5M NaAC 3H2O 的配制 | 第41页 |
| ·阿氏液的配制 | 第41页 |
| ·1%豚鼠红细胞的配制 | 第41-42页 |
| ·0.1M CaCl2贮存液的配制 | 第42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42-59页 |
| ·PPV-JT 复制型 DNA(RF-DNA)的获得 | 第42-44页 |
| ·pPPV-JT 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及鉴定 | 第44-50页 |
| ·pPPV-JT 转染 PK-15 细胞及检测 | 第50-54页 |
| ·表达 PCV-2 Cap 蛋白主要抗原位点重组 PPV 的构建 | 第54-55页 |
| ·pPPV-Cap 转染 PK-15 细胞及检测 | 第55-57页 |
| ·PPV-Cap 的免疫原性研究 | 第57-59页 |
| 3 结果与分析 | 第59-68页 |
| ·RF-DNA 的提取 | 第59-60页 |
| ·pPPV-H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结果 | 第60页 |
| ·pPPV-E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结果 | 第60页 |
| ·pPPV-JT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结果 | 第60页 |
| ·PPV-JT 株序列分析结果 | 第60-64页 |
| ·pPPV-JT 转染 PK-15 细胞检测结果 | 第64-65页 |
| ·PPV-RF VP2 基因的 PCR 扩增及鉴定结果 | 第64-65页 |
| ·PPV-RF 理化性质的鉴定结果 | 第65页 |
| ·特异性试验结果 | 第65页 |
| ·PCV-2 Cap 蛋白主要抗原位点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结果 | 第65页 |
| ·pPPV-Cap 的 PCR 扩增及酶切鉴定结果 | 第65-66页 |
| ·PPV-Cap 转染 PK-15 细胞的检测结果 | 第66-67页 |
| ·PPV-Cap 理化特征鉴定结果 | 第66页 |
| ·PPV-Cap 接种细胞的 RT-PCR 检测结果 | 第66页 |
| ·PPV-Cap 接种细胞 IFA 检测结果 | 第66-67页 |
| ·PPV-Cap 的免疫原性研究 | 第67-68页 |
| ·PPV 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| 第67页 |
| ·PCV-2 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| 第67-68页 |
| 4. 讨论 | 第68-74页 |
| ·RF-DNA 的提取 | 第68-69页 |
| ·PPV 基因组分析 | 第69-71页 |
| ·细小病毒载体 | 第71-72页 |
| ·目的基因的选择 | 第72-73页 |
| ·重组质粒的转染 | 第73-74页 |
| ·免疫途径及免疫程序 | 第74页 |
| ·PPV-Cap 的免疫原性研究 | 第74页 |
| 5 结论 | 第74-7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5-90页 |
| 致谢 | 第90-91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