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引言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河北梆子发展的总体趋势 | 第8-13页 |
第一节 河北梆子的发展现状 | 第9-10页 |
第二节 河北梆子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10-13页 |
第二章 立足河北梆子的民俗文化传统 | 第13-26页 |
第一节 燕赵民俗文化:河北梆子的滋养地和生产者 | 第14-20页 |
一、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色——形成慷慨悲歌的文化心理传统 | 第14-16页 |
二、鲜明的方言特色——彰显朴素的思想情怀 | 第16-18页 |
三、高超的技艺润色——体现奇特的美学气质 | 第18-20页 |
第二节 燕赵民俗文化:河北梆子的载体与传播者 | 第20-26页 |
一、民俗活动:河北梆子的活态体现 | 第21-23页 |
二、民间艺术:河北梆子的固态展示 | 第23-26页 |
第三章 把握河北梆子改革中的现代性尺度 | 第26-48页 |
第一节 生命现代性:形式革新的追逐对精神内涵的疏远 | 第27-35页 |
一、剧目内涵的建设 | 第27-32页 |
二、表演内涵的构建 | 第32-35页 |
第二节 生产现代性:盲目的艺术生产对观众需求的漠视 | 第35-41页 |
一、情节结构设计的通俗性 | 第36-39页 |
二、音乐节奏的通俗性 | 第39-41页 |
第三节 生存现代性:多元文化的冲击对生存意识的困惑 | 第41-48页 |
一、自觉意识的形成 | 第41-45页 |
二、多元文化的融合 | 第45-48页 |
结语 | 第48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2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52-53页 |
后记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