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理论论文

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9页
1 引言第9-14页
   ·研究起源第9页
   ·研究现状分析第9页
   ·研究思路与方法分析第9-10页
   ·文章的结构第10-11页
   ·法律体系概念解析第11-14页
2 "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"的初步解析第14-21页
   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标准第14-17页
     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系统规范标准第15页
     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文化价值标准第15-16页
     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社会实践标准第16-17页
   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"特色"第17-21页
     ·以社会主义为本质第17-18页
     ·以一元多层为结构特征第18-19页
     ·以政府推进为形成模式第19页
     ·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时代特征第19-20页
     ·以借鉴、吸收、创造为文化特征第20-21页
3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基础第21-29页
   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历史渊源第21-23页
     ·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第21-22页
     ·新民主主义法律体系第22-23页
     ·苏联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第23页
   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条件第23-26页
     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推进为其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第23-24页
     ·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蓬勃发展为其形成提供了法理依据第24-25页
     ·立法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为其形成提供了技术保障第25-26页
   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阶段第26-29页
     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探索阶段(1949年—1978年)第26-27页
     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奠基阶段(1978年—1998年)第27-28页
     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阶段(1998年—2010年)第28-29页
4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主要经验第29-34页
   ·理念层面的经验第29-31页
     ·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第29页
     ·坚持党的领导第29-30页
     ·坚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实际出发第30-31页
   ·实践层面的经验第31-34页
     ·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的兼顾第31-32页
     ·坚持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第32页
     ·坚持综合运用多种立法手段第32-34页
5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第34-41页
   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第34-36页
     ·存在某些立法空白第34-35页
     ·立法质量不高缺乏可操作性第35页
     ·法律体系自身协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第35-36页
   ·科学立法,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第36-41页
     ·加强保障公民权益的民生立法第36-37页
     ·修改现行法律,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创新立法技术,实现法律体系内部和谐统一第38-39页
     ·创新立法体制,完善立法权限的设置、划分体制第39-41页
结语第41-42页
参考文献第42-45页
后记第45-46页

论文共4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网络民意的法理学透视
下一篇:19世纪之前法经济学的萌芽和发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