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

流散的人生 诗意的栖居--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劳伦斯作品《虹》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引言第10-20页
 第一节 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0-17页
  (一) 作家及作品概述第10-11页
  (二) 国内外对劳伦斯及作品的研究状况第11-17页
 第二节 本论文研究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第17-18页
 第三节 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8-20页
第一章 作品《虹》中的伊甸园梦想——呈现自然生态之景第20-31页
 第一节 马什农庄的自然生态第21-24页
  一、昔日的马什农庄——展现自然生态的甜美第21-23页
  二、今日的马什农庄——品尝自然生态的苦涩第23-24页
 第二节 布朗文家族的土地情结及马什的自然意象第24-31页
  一、布朗文家族的土地情结第24-27页
  二、自然意象的诗意呈现第27-31页
第二章 作品《虹》中的理想社会——对社会生态的向往第31-42页
 第一节 理想的破灭——社会生态的惨淡告白第31-37页
  一、社会生态下的阶级差别第31-35页
  二、社会生态下的男女对峙第35-37页
 第二节 理想的建构——社会生态下理想与现实的抗争第37-42页
  一、自然之女——厄秀拉第38-39页
  二、现实之子——难以言说的安东·斯克里本斯基第39-40页
  三、寻求理想与现实中的平衡——人类和谐的希冀第40-42页
第三章 作品《虹》中主人公对宗教的信仰——体现对精神生态的追求第42-52页
 第一节 不同人物的宗教信奉体现出不同的宗教理解第42-47页
  一、威尔对宗教的信奉——笃信宗教神圣第42-44页
  二、安娜的宗教思想——坚信宗教虚伪第44-45页
  三、厄秀拉的宗教思想——领会宗教的精髓第45-47页
 第二节 在感性与理性的冲突中来感悟人生第47-52页
  一、保尔·兰斯基——感性的化身第47-48页
  二、小汤姆·布朗文及其生活圈——理性的合集第48-49页
  三、聚焦布朗文家族——感性与理性的交织第49-52页
第四章 作品《虹》中的生态意识之源第52-60页
 第一节 劳伦斯的流散人生——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第52-54页
 第二节 劳伦斯的思想理念——精神生态的体现第54-56页
 第三节 劳伦斯的诗意栖居——对人文生态的向往第56-60页
结语第60-63页
注释第63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68页
致谢第68-69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乔治·艾略特的宗教道德观在《米德尔马契》中的体现
下一篇:从关联论分析《爱玛》中主人公之间的误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