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

论乔治·艾略特的宗教道德观在《米德尔马契》中的体现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引言第9-15页
 第一节 乔治·艾略特的国外研究概述第10-12页
 第二节 乔治艾略特的国内研究概述第12-13页
 第三节 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思路第13-15页
第一章 艾略特宗教道德观思想内涵第15-20页
 第一节 艾略特宗教道德观思想基础——对宗教形式主义的否定第16-17页
 第二节 艾略特宗教道德观思想本质——对人性本善的张扬第17-18页
 第三节 艾略特宗教道德观的主张——宽容与博爱第18-20页
第二章 艾略特宗教道德观在作品中的体现——善解人意的宽容第20-27页
 第一节 体谅为恶者的困境第20-23页
 第二节 走入为恶者的内心第23-25页
 第三节 引导为恶者从善第25-27页
第三章 艾略特宗教道德主张——倡导博爱与宽容、无私的理念第27-34页
 第一节 多西娅的博爱——体现作者平等仁爱的主张第27-30页
 第二节 玛丽的自我突破——体现作者慈悲善良的主张第30-32页
 第三节 厄布拉泽的自我牺牲——体现了作者宽容无私的主张第32-34页
第四章 艾略特宗教道德观的成因第34-38页
 第一节 艾略特时期的时代文化语境第34-35页
 第二节 艾略特超越传统宗教信仰第35-36页
 第三节 探索现代宗教信仰第36-38页
第五章 研究乔治·艾略特宗教道德观对“后”时代的意义第38-42页
 第一节 宽容的道德批判的意义第38-39页
 第二节 研究乔治艾略特宗教道德观对“后”时代的启示意义第39-42页
结语第42-43页
注释第43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48页
致谢第48-49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49页

论文共4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传统与现代的本真呈现--哈代小说《无名的裘德》悖论解读
下一篇:流散的人生 诗意的栖居--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劳伦斯作品《虹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