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目录 | 第9-11页 |
符号说明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9页 |
·背景综述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多天线系统中预编码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·多用户多天线系统中的预编码技术 | 第14-15页 |
·多天线协同中继系统中的预编码技术 | 第15-16页 |
·多天线多基站系统中的预编码技术 | 第16-17页 |
·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多天线广播系统中预编码算法研究 | 第19-33页 |
·系统模型 | 第20-21页 |
·TH预编码方案 | 第21-24页 |
·用户配置单天线的TH预编码方案 | 第21-23页 |
·用户配置多天线的TH预编码方案 | 第23-24页 |
·所提方案 | 第24-28页 |
·所提的改进ZF-TH预编码方法 | 第24-27页 |
·计算广义特征值 | 第27页 |
·复杂度分析 | 第27-28页 |
·仿真结果及分析 | 第28-32页 |
·多天线广播系统中的非线性预编码方法 | 第28-30页 |
·多天线广播系统中的线性预编码方法 | 第30-31页 |
·所提改进ZF-THP预编码方法 | 第31-3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多天线有限反馈广播系统预编码研究 | 第33-47页 |
·系统模型 | 第35-36页 |
·RVQ码本 | 第36页 |
·多天线广播系统中有限反馈方法 | 第36-40页 |
·用户配置单天线有限反馈方法 | 第36-38页 |
·用户配置多天线有限反馈方法 | 第38-40页 |
·所提有限反馈预编码方法 | 第40-44页 |
·仿真结果和分析 | 第44-46页 |
·多天线广播中有限反馈方法 | 第44-45页 |
·所提鲁棒性预编码方案 | 第45-4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四章 虚拟多天线协同中继系统预编码研究 | 第47-68页 |
·完整CSI半双工系统模型 | 第48-49页 |
·传统三点模型预编码方法 | 第49-50页 |
·所提有限反馈条件下的联合预编码方法 | 第50-54页 |
·基于BD准则的预编码方法 | 第51-53页 |
·基于MMSE准则的预编码方法 | 第53-54页 |
·MIMO中继广播系统有限反馈线性预编码性能分析及优化 | 第54-63页 |
·多天线中继广播系统有限反馈线性预编码方案 | 第54-56页 |
·量化反馈下的容量分析 | 第56-61页 |
·量化反馈下的反馈量最优分配 | 第61-63页 |
·仿真结果及分析 | 第63-67页 |
·传统三点中继协同系统 | 第63-64页 |
·所提鲁棒性预编码方法 | 第64-66页 |
·所提最优反馈比特分配方法 | 第66-6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第五章 多天线双向中继系统性能分析 | 第68-78页 |
·系统模型 | 第69-71页 |
·中断概率性能分析 | 第71-74页 |
·平均误符号率的性能分析 | 第74-76页 |
·仿真结果与分析 | 第76-7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第六章 多天线多基站系统中预编码方法研究 | 第78-90页 |
·系统模型 | 第79-81页 |
·Wyner模型 | 第80页 |
·下行链路基站协作 | 第80-81页 |
·有限反馈下联合ZF预编码 | 第81-82页 |
·所提双码本方案 | 第82-87页 |
·仿真结果与分析 | 第87-8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8-90页 |
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90-9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2-104页 |
缩略语 | 第104-106页 |
致谢 | 第106-107页 |
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0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