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地球物理勘探论文--地震勘探论文

利用地震噪声调查华北平原场地作用和浅层结构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2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2-21页
   ·引言第12-13页
   ·浅层结构和地震场地作用的研究方法和现状第13-18页
     ·浅层结构的研究方法和现状第13-16页
     ·地震场地作用的研究方法和现状第16-18页
   ·研究区概况第18-20页
   ·研究内容第20-21页
第二章 地震噪声观测和处理方法第21-32页
   ·地震噪声观测第21-23页
     ·观测仪器第21-22页
     ·观测方式第22-23页
   ·处理方法第23-32页
     ·单台NHVSR的原理和处理方法第23-26页
     ·台阵HRFK获取Rayleigh波频散曲线的原理和处理方法第26-27页
     ·速度结构反演方法第27-28页
     ·沉积层厚度和共振频率经验关系第28-30页
     ·其它方法第30页
     ·使用程序说明第30-32页
第三章 保定地区的场地作用和浅层结构第32-46页
   ·地质背景和数据采集第32-34页
   ·噪声特征分析第34-36页
   ·台阵数据分析和速度结构反演第36-39页
   ·剖面NHVSR结果第39-44页
   ·保定结果小结第44-46页
第四章 沧州地区的场地作用和浅层结构第46-60页
   ·地质背景和数据采集第46-48页
   ·地震噪声频谱和NHVSR特征第48-52页
   ·利用强震数据得到的场地作用第52-54页
   ·低频共振频率对应的界面第54-55页
   ·台阵HRFK分析和速度反演第55-57页
   ·四条剖面的NHVSR结果和界面结构第57-59页
   ·沧州小结第59-60页
第五章 北京地区的场地作用和浅层结构第60-76页
   ·北京地区的地质概况第60页
   ·五棵松场地结果第60-66页
     ·五棵松场地的数据第60-61页
     ·五棵松结果第61-66页
   ·北京NE和NW长NHVSR剖面结果第66-70页
     ·观测数据第66-67页
     ·NW/NE剖面NHVSR结果第67-70页
   ·北京北部几条NHVSR剖面初步结果第70-76页
     ·观测数据第70-71页
     ·四条剖面NHVSR初步结果第71-76页
第六章 华北平原北部的场地作用和浅层结构初步结果第76-85页
   ·研究数据第76-77页
   ·四条剖面结果第77-82页
   ·华北北部的场地和浅层结构特征第82-85页
第七章 浅层速度结构探测实践第85-94页
   ·主被动源结合面波探测第87-88页
   ·Rayleigh波椭圆率反演第88-91页
   ·SPAC方法第91-93页
   ·速度探测小结第93-94页
第八章 讨论和结论第94-101页
   ·讨论第94-99页
     ·不同沉积模型SH共振和Rayleigh波椭圆率极化的对比第94-96页
     ·NHVSR和EHVSR的对比第96页
     ·其它不足和问题第96-97页
     ·NHVSR方法对活动断裂探测的可能性第97-99页
   ·结论第99-101页
参考文献第101-108页
致谢第108-109页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109-110页

论文共11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两种改良溶剂法提取松木木质素的研究
下一篇:多天线系统中预编码相关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