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4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1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1.3 研究内容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4 章节安排 | 第13-14页 |
2 色度学介绍 | 第14-22页 |
2.1 CIE XYZ颜色空间 | 第14-15页 |
2.2 CIE1960和CIE 1976 UCS色品图 | 第15-17页 |
2.3 CIE均匀颜色空间 | 第17-18页 |
2.4 相关色温 | 第18-19页 |
2.5 Duv | 第19页 |
2.6 显色指数CRI | 第19-20页 |
2.7 普朗克轨迹 | 第20页 |
2.8 CAM15u色貌模型 | 第20-22页 |
3 实验一: 不同光谱白色LED实验 | 第22-29页 |
3.1 实验设备 | 第22页 |
3.2 测量仪器 | 第22-23页 |
3.3 实验设置 | 第23页 |
3.4 实验光源 | 第23-27页 |
3.4.1 “同色异谱组”光源 | 第24-26页 |
3.4.2 “不同色温组”光源 | 第26-27页 |
3.5 实验条件 | 第27-28页 |
3.6 实验步骤 | 第28-29页 |
3.6.1 眩光评价 | 第28页 |
3.6.2 视觉亮度评价 | 第28-29页 |
4 实验数据分析与讨论 | 第29-37页 |
4.1 观察者间差异性分析 | 第29-30页 |
4.2 结果和讨论 | 第30-32页 |
4.3 方差和临界亮度分析 | 第32-34页 |
4.4 现有眩光模型测试 | 第34-35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35-37页 |
5 实验二: 彩色LED眩光及色貌评价 | 第37-60页 |
5.1 实验设备 | 第37页 |
5.2 测量仪器 | 第37-38页 |
5.3 实验设置 | 第38页 |
5.4 实验光源 | 第38-39页 |
5.4.1 280cd/m2组实验光源 | 第38-39页 |
5.4.2 2400 cd/m2组实验光源 | 第39页 |
5.5 实验条件 | 第39页 |
5.6 实验过程 | 第39-40页 |
5.7 观察者间差异分析 | 第40页 |
5.8 视觉参数关系分析 | 第40-59页 |
5.9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6 总结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6.1 总结 | 第60页 |
6.2 展望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7页 |
附录一 实验二中26种低亮度光源 | 第67页 |
附录二 实验二中55种高亮度光源 | 第67-69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