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6页 |
·引言 | 第11页 |
·疲劳发展简史 | 第11-13页 |
·疲劳的概念 | 第11页 |
·疲劳的研究历程 | 第11-13页 |
·抗疲劳设计方法 | 第13-15页 |
·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| 第15-23页 |
·确定性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| 第15-17页 |
·不确定性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| 第17-23页 |
·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| 第23-26页 |
·本文的主要内容 | 第23-24页 |
·本文的创新点 | 第24-26页 |
第二章 疲劳寿命预测中的模糊性分析及其定量描述 | 第26-45页 |
·引言 | 第26页 |
·疲劳寿命预测中的模糊现象 | 第26-29页 |
·精确性与模糊性的对立和统一 | 第26-27页 |
·两种不确定性 | 第27-28页 |
·疲劳寿命的模糊性 | 第28-29页 |
·模糊数学的基本概念 | 第29-30页 |
·隶属函数 | 第30-38页 |
·确定隶属函数的方法 | 第30-33页 |
·常用的隶属函数 | 第33-38页 |
·算例分析 | 第38-44页 |
·算例1 | 第38-40页 |
·算例2 | 第40-44页 |
·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三章 不同载荷顺序下疲劳损伤的模糊性研究 | 第45-73页 |
·引言 | 第45页 |
·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| 第45-50页 |
·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| 第46页 |
·双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| 第46-47页 |
·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| 第47-50页 |
·传统 Miner 理论的缺陷 | 第50-51页 |
·不同载荷顺序下疲劳损伤的模糊性及其数学描述 | 第51-56页 |
·算例分析 | 第56-62页 |
·算例1 | 第56-58页 |
·算例2 | 第58-61页 |
·算例3 | 第61-62页 |
·隶属函数及其参数对疲劳寿命预测误差的影响分析 | 第62-72页 |
·偏大型半梯形分布隶属函数 | 第62-64页 |
·偏大型正态分布隶属函数 | 第64-65页 |
·偏大型抛物线分布隶属函数 | 第65-67页 |
·自构Ⅰ型隶属函数 | 第67-69页 |
·自构Ⅱ型隶属函数 | 第69-70页 |
·总结 | 第70-72页 |
·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四章 结构元件的常规疲劳可靠性设计 | 第73-95页 |
·引言 | 第73页 |
·应力-强度干涉模型 | 第73-79页 |
·应力-强度干涉模型的概念 | 第73-75页 |
·可靠度的计算 | 第75-79页 |
·无限寿命常规疲劳可靠性设计 | 第79-80页 |
·有限寿命常规疲劳可靠性设计 | 第80-91页 |
·结构元件疲劳可靠性分析模型 | 第81-85页 |
·累积损伤-临界寿命动态干涉模型 | 第85-91页 |
·算例分析 | 第91-94页 |
·小结 | 第94-95页 |
第五章 结构元件的模糊疲劳可靠性设计 | 第95-109页 |
·引言 | 第95页 |
·模糊可靠性设计的一般原理 | 第95-99页 |
·双重不确定性 | 第95-96页 |
·应力的模糊性及处理方法 | 第96-98页 |
·强度的模糊性及处理方法 | 第98-99页 |
·无限寿命模糊可靠性设计 | 第99-100页 |
·有限寿命模糊可靠性设计 | 第100-106页 |
·模型性不确定性 | 第101-102页 |
·模糊极限状态可靠性设计 | 第102-105页 |
·基于累积损伤-临界寿命动态干涉模型的模糊可靠度计算 | 第105-106页 |
·算例分析 | 第106-108页 |
·小结 | 第108-109页 |
第六章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在疲劳寿命预测中的应用 | 第109-121页 |
·引言 | 第109页 |
·灰色系统的基本概念 | 第109-110页 |
·累加生成 | 第110-111页 |
·灰色系统GM(1,1)模型 | 第111-116页 |
·五步建模思想 | 第111-113页 |
·GM(1,1)模型 | 第113-116页 |
·算例分析 | 第116-119页 |
·小结 | 第119-121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21-124页 |
·全文工作总结 | 第121-122页 |
·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| 第122-12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4-132页 |
致谢 | 第132-133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33-13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