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及其影响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·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阶层分化概念及社会分层相关理论 | 第15-22页 |
·阶层分化概念 | 第15-17页 |
·阶层 | 第15-17页 |
·阶层分化 | 第17页 |
·社会分层相关理论 | 第17-22页 |
·马克思与恩格斯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 | 第18页 |
·列宁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 | 第18-19页 |
·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分层的理论 | 第19-20页 |
·和谐社会理论关于阶层关系发展的思想 | 第20-21页 |
·韦伯的多元社会分层理论 | 第21-22页 |
第3章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特点及原因 | 第22-33页 |
·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历史起点及现状 | 第22-26页 |
·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历史起点 | 第22-24页 |
·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现状 | 第24-26页 |
·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特点 | 第26-28页 |
·阶层具有过渡性 | 第26-27页 |
·阶层流动加快 | 第27页 |
·阶层利益多元化 | 第27-28页 |
·社会主要群体弱势化 | 第28页 |
·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原因 | 第28-33页 |
·经济体制改革是阶层分化的基本动力 | 第28-30页 |
·思想观念多元化是阶层分化的前提 | 第30-31页 |
·科教发展是阶层分化的催化剂 | 第31-33页 |
第4章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影响 | 第33-48页 |
·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正值效应 | 第33-36页 |
·政治方面有利于民主法治建设 | 第33-34页 |
·经济方面有利于增强经济社会活力 | 第34-35页 |
·社会方面有利于社会安定有序 | 第35-36页 |
·文化方面有利于观念更新 | 第36页 |
·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负值效应 | 第36-48页 |
·阶层间收入差距过大挑战社会公正 | 第36-40页 |
·阶层流动障碍抑制经济社会活力 | 第40-44页 |
·阶层矛盾激化威胁社会安定有序 | 第44-48页 |
第5章 合理引导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对策 | 第48-61页 |
·规范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权力 | 第49-52页 |
·建立有限政府 | 第49-50页 |
·建设服务型政府 | 第50-51页 |
·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| 第51页 |
·建构科学化与民主化的行政决策机制 | 第51-52页 |
·调整社会流动机制 | 第52-54页 |
·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| 第52-53页 |
·增进教育公平 | 第53页 |
·防止新社会壁垒的形成 | 第53-54页 |
·协调阶层利益关系 | 第54-57页 |
·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| 第54-55页 |
·完善权益保护和利益表达机制 | 第55-56页 |
·建立有效利益补偿机制 | 第56页 |
·健全利益约束机制 | 第56-57页 |
·统筹城乡发展 | 第57-61页 |
·缩小城乡经济差距 | 第58页 |
·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| 第58-59页 |
·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| 第59-61页 |
结论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| 第66-67页 |
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