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2P网络数据存储的路由算法研究
致谢 | 第1-6页 |
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1 引言 | 第11-15页 |
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论文主要工作 | 第13-14页 |
·论文结构安排 | 第14-15页 |
2 理论基础与相关技术 | 第15-28页 |
·P2P技术的应用 | 第15-16页 |
·P2P存储方式分类 | 第16-18页 |
·P2P网络存储关键技术——搜索定位机制 | 第18-21页 |
·集中目录式搜索算法 | 第18页 |
·泛洪搜索算法 | 第18-20页 |
·分布式哈希搜索算法 | 第20-21页 |
·非结构化P2P网络搜索算法 | 第21-23页 |
·Napster | 第21-22页 |
·Gnutella | 第22-23页 |
·结构化P2P网络搜索算法 | 第23-27页 |
·Chord | 第23-24页 |
·CAN | 第24-26页 |
·Pastry | 第26页 |
·Tapestry | 第26页 |
·路由算法分析总结 | 第26-2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3 基于物理信息的Chord结构化路由算法 | 第28-39页 |
·Chord协议 | 第28-30页 |
·Chord拓扑结构 | 第28-29页 |
·Chord搜索机制 | 第29-30页 |
·Chord结点的加入和离开 | 第30页 |
·基于物理信息的改进Chord模型的提出 | 第30-31页 |
·改进模型的数据结构 | 第31-34页 |
·节点ID的结构设计 | 第31页 |
·资源key的结构设计 | 第31页 |
·全局路由表的构成 | 第31-32页 |
·删减路由表冗余信息 | 第32-34页 |
·局域路由表的构成 | 第34页 |
·改进模型中的物理拓扑与逻辑结构匹配 | 第34-35页 |
·改进模型的逻辑结构 | 第35页 |
·改进模型的路由机制 | 第35-36页 |
·改进模型中节点的加入和离开 | 第36-37页 |
·新节点的加入过程 | 第36-37页 |
·节点失效 | 第37页 |
·改进模型与Chord模型的比较 | 第37-3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4 ECPI模拟实验与结果分析 | 第39-47页 |
·模拟环境 | 第39-40页 |
·实验平台和工具 | 第39页 |
·模拟环境假设 | 第39-40页 |
·模拟实现 | 第40-41页 |
·测试数据来源 | 第41页 |
·模拟测试和结果 | 第41-44页 |
·模拟测试过程 | 第41-44页 |
·测试结构分析与结论 | 第44-4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5 实现一个基于ECPI的数据存储系统 | 第47-58页 |
·系统概述 | 第47页 |
·设计目标 | 第47-48页 |
·设计思想 | 第48页 |
·系统模块设计 | 第48-49页 |
·数据资源的发布 | 第48-49页 |
·数据资源的搜索 | 第49页 |
·数据资源的传输 | 第49页 |
·数据结构和接口 | 第49-54页 |
·主要数据结构 | 第49-52页 |
·主要的接口设计 | 第52-54页 |
·系统实现 | 第54-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6 总结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作者简历 | 第62-64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