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1-17页 |
·研究缘起 | 第11-14页 |
·公共图书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| 第11-12页 |
·图书馆在文化大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| 第12-13页 |
·图书馆建设应不断解决存在的问题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14-15页 |
·实践意义 | 第15页 |
·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2000-2009年图书馆理论研究概述 | 第17-22页 |
·公共图书馆事业史与思想史研究 | 第17-18页 |
·图书馆权利思想研究 | 第18页 |
·图书馆精神研究 | 第18-19页 |
·图书馆核心价值观研究 | 第19-20页 |
·图书馆职业道德研究 | 第20页 |
·图书馆立法思想研究 | 第20-22页 |
第三章 图书馆社会认同理论及实践 | 第22-27页 |
·关于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研究 | 第22页 |
·关于图书馆员职业认同的研究 | 第22-23页 |
·关于公共图书馆社会认同的研究 | 第23-24页 |
·已有研究的特点及本研究的立足点 | 第24-25页 |
·概念界定 | 第25-27页 |
第四章 上海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| 第27-30页 |
·图书馆建设 | 第27页 |
·图书馆资源开发与利用 | 第27-28页 |
·图书馆服务与活动 | 第28-29页 |
·图书馆学术研究与对外交流 | 第29-30页 |
第五章 上海地区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认同现状分析 | 第30-49页 |
·媒体及其内容选择 | 第30-31页 |
·报道主题分布 | 第31-39页 |
·图书馆功能类主题的分布变化 | 第32-35页 |
·图书馆服务类主题分布变化 | 第35-37页 |
·图书馆核心价值类主题分布变化 | 第37-39页 |
·其他类的主题分布变化 | 第39页 |
·报道数量与内容的变化 | 第39-42页 |
·报道数量的变化 | 第39-40页 |
·报道主题的变化 | 第40-41页 |
·报道的体裁及版面分布 | 第41-42页 |
·负面报道分析 | 第42-47页 |
·图书馆基础设施不足 | 第43页 |
·馆藏资源的短缺 | 第43-44页 |
·图书馆服务差,图书质量遭质疑 | 第44页 |
·图书馆员职业的社会认同度低 | 第44-45页 |
·图书馆制度需要完善 | 第45页 |
·图书馆背离了公益性服务宗旨 | 第45-46页 |
·图书馆利用率低,图书馆提供服务无人问津 | 第46-47页 |
·图书馆读者素质有待提高 | 第47页 |
·不同组织对图书馆认同状况 | 第47-49页 |
·政府部门对图书馆高度认同 | 第47页 |
·社会单位对图书馆的认同度较高 | 第47-48页 |
·读者群体在批评与建议中对图书馆有较高认同度 | 第48-49页 |
第六章 《新民晚报》图书馆报道与图书馆理论研究的对比分析 | 第49-54页 |
·弱势群体信息保障与图书馆权利、图书馆精神的研究 | 第49页 |
·图书馆的免费之路与图书馆权利思想的研究 | 第49-50页 |
·图书馆职业道德研究 | 第50页 |
·图书馆制度的不完善与图书馆立法思想研究 | 第50-51页 |
·图书馆总分馆与城市图书馆建设研究 | 第51-54页 |
第七章 公共图书馆社会认同的实现路径 | 第54-58页 |
·重视利用新闻媒体,做好图书馆宣传上作,塑造图书馆形象 | 第54页 |
·推动图书馆立法进程,为实现图书馆社会认同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| 第54-55页 |
·我国图书馆立法的法制现状及解决对策 | 第55页 |
·建立并完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,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| 第55-57页 |
·图书馆服务:提高图书馆利用效率 | 第57-58页 |
·推进开展社会活动,提高图书馆利用效率 | 第57-58页 |
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| 第58-61页 |
·研究成果 | 第58页 |
·不足之处及展望 | 第58-61页 |
附录 | 第61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