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移动互联网产业盈利及利益协调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·研究背景与目的 | 第9-10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9-10页 |
·研究内容与范围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0页 |
·研究范围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方法、步骤与流程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1页 |
·研究步骤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流程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引用与陈述 | 第13-21页 |
·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起源及概念 | 第13-15页 |
·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关键特征 | 第15-17页 |
·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异质性 | 第15页 |
·行动者网络的稳定性与界定 | 第15-16页 |
·行动者网络的界定 | 第16-17页 |
·行动者网络的构建流程 | 第17-19页 |
·我国对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现状 | 第19-20页 |
·ANT应用于我国互联网产业研究的原因 | 第20-21页 |
第三章 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历程 | 第21-28页 |
·移动互联网的定义 | 第21页 |
·境外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 | 第21-22页 |
·移动互联网产业形态 | 第22-23页 |
·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历程 | 第23-28页 |
·品牌建设和业务发展历程 | 第24-26页 |
·技术标准发展历程 | 第26-27页 |
·产业政策发展历程 | 第27-28页 |
第四章 移动互联网产业的AN构建及检视 | 第28-42页 |
·移动互联网产业的AN构建 | 第29-35页 |
·确定移动互联网的行动者 | 第29-32页 |
·各行动者所面临的问题 | 第32-34页 |
·移动互联网产业的行动者网络建立 | 第34-35页 |
·移动互联网产业的AN效果检视 | 第35-42页 |
·变量选定 | 第35-36页 |
·数据呈现 | 第36-37页 |
·相关性分析结果 | 第37-38页 |
·OLS回归分析结果 | 第38-42页 |
第五章 移动互联网产业各行动者的盈利模式 | 第42-54页 |
·移动运营商的盈利模式 | 第42-44页 |
·以传输为核心的盈利模式 | 第42-43页 |
·以内容为核心的盈利模式 | 第43-44页 |
·其他盈利模式 | 第44页 |
·内容提供商与服务提供商的盈利模式 | 第44-51页 |
·内容信息费的盈利模式 | 第44-50页 |
·其他盈利模式 | 第50-51页 |
·其他行动者的盈利模式 | 第51-52页 |
·移动互联网各行动者响应方式 | 第52-54页 |
·接受所赋予义务 | 第52-53页 |
·采取行动 | 第53-54页 |
第六章 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异议与利益冲突 | 第54-60页 |
·行动者地位的不平等 | 第54-56页 |
·目标企业垄断型的供货特征 | 第55-56页 |
·资源配置的失衡 | 第56页 |
·道德风险 | 第56-59页 |
·内容服务提供商的道德风险 | 第56-58页 |
·运营商与终端提供商之间的双边道德风险 | 第58-59页 |
·逆向选择 | 第59-60页 |
第七章 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利益协调 | 第60-69页 |
·运营商与内容、服务提供商的利益协调 | 第60-64页 |
·最优利益分配设计 | 第60-63页 |
·行业规则的制定与完善 | 第63-64页 |
·运营商与终端提供商的利益协调 | 第64-67页 |
·合作模型设计 | 第64-65页 |
·最优合作模型分析 | 第65-67页 |
·政府的强制管控 | 第67-69页 |
·加强我国移动互联网法律和规章制度建设 | 第68页 |
·加强技术管控方案研究与综合机制建设 | 第68-69页 |
·各行动者之间的沟通与共管 | 第69页 |
第八章 结论 | 第69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5-76页 |
致谢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