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法学各部门论文--刑法论文

试论违法性认识在犯罪故意中的补充性地位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导言第10-11页
第一章 违法性认识概说第11-20页
 第一节 不知法不免责原则的产生及其发展第11-14页
  一、不知法不免责原则及其影响第11-13页
  二、“不知法不免责”原则的动摇与修正第13-14页
 第二节 我国对违法性认识的不同观点及评析第14-17页
  一、我国关于违法性认识的不同观点第14-16页
  二、对上述各种观点的评价第16-17页
 第三节 违法性认识问题产生的缘由第17-20页
  一、刑法的双重规范功能的指引第17-18页
  二、不同主体对法律文本的差异化解读第18-20页
第二章 社会危害性认识与违法性认识的关系第20-29页
 第一节 社会危害性认识的基本内容第20-21页
  一、社会危害性认识的刑法规定第20页
  二、社会危害性认识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第20-21页
  三、社会危害性认识的实质第21页
 第二节 社会危害性认识的体系性地位第21-25页
  一、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第21-23页
  二、社会危害性认识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第23-24页
  三、社会危害性认识在犯罪故意中的地位第24-25页
 第三节 社会危害性认识与违法性认识的关系第25-29页
  一、社会危害性认识与违法性认识的统一性第25-26页
  二、社会危害性认识与违法性认识的差异性第26-29页
第三章 对违法性认识的再认识第29-40页
 第一节 违法性认识的范围及性质第29-32页
  一、违法性认识内容的界定第29-31页
  二、违法性认识的本质第31-32页
 第二节 违法性认识在犯罪故意中的应有地位第32-37页
  一、违法性认识与故意的关系的不同理论第32页
  二、把违法性认识作为故意内容的缺陷第32-33页
  三、违法性认识不是犯罪故意的内容第33-35页
  四、违法性认识对认定犯罪故意具有补充性价值第35-37页
  五、违法性认识对认定过失犯罪没有影响第37页
 第三节 违法性认识是判定刑事责任的主要依据第37-40页
  一、判断犯罪是否成立的层次性第37-38页
  二、违法性认识在责任概念的构成中的地位——对《德国刑法典》第17条的理解第38-40页
第四章 违法性认识的判断第40-47页
 第一节 违法性认识判断的标准和程度第40-42页
  一、违法性认识判断的标准第40-41页
  二、违法性认识的程度问题第41-42页
 第二节 违法性认识的具体判断第42-47页
  一、违法性认识的推定第43-44页
  二、违法性认识的认定第44页
  三、违法性认识判断的例外情形第44-47页
结语第47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52页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2-53页
后记第53-54页

论文共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恶意欠薪罪初探
下一篇:关于刑罚权的思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