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输配电工程、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--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--遥远测量与遥远控制论文

基于IEC 61850过程总线结构的数字化保护系统性能研究

摘要第1-14页
ABSTRACT第14-19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9-36页
   ·背景与意义第19-22页
   ·数字化微机保护的发展及应用趋势第22-29页
     ·数字化微机保护的发展第22-24页
     ·数字化微机保护的应用趋势第24-29页
   ·过程总线结构数字化保护系统的应用第29-34页
     ·云南曲靖翠峰110KV数字化变电站工程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南桥500 KV数字化变电站工程第31-32页
     ·法国EDF公司试点工程第32-33页
     ·英国NGT和加拿大HYDRO QUEBEC试点工程第33-34页
   ·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34-36页
第二章 过程总线结构对数字化保护系统的影响第36-59页
   ·引言第36-37页
   ·过程总线实现的技术背景第37-41页
     ·IEC 61850标准第37-39页
     ·非常规互感器和智能化断路器第39-41页
     ·网络通信技术第41页
   ·过程总线的工作原理和组网方案第41-44页
     ·过程总线的工作原理第41-42页
     ·过程总线的组网方案第42-44页
   ·过程总线结构保护系统的可用率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·英国国家电网过程总线结构保护系统组网方案设计第45-49页
   ·过程总线结构数字化保护系统的模型及可靠性分析第49-58页
     ·系统可靠性框图第51-53页
     ·系统可靠性分析第53-55页
     ·保护系统各模型可靠性数据的灵敏度分析第55-58页
   ·小结第58-59页
第三章 过程层采样值的精准时间同步实现第59-75页
   ·引言第59-60页
   ·合并单元的同步方法第60-62页
     ·合并单元的特点第60-61页
     ·三种合并单元时间同步模型第61-62页
   ·"乒乓"原理在合并单元时间同步中的应用第62-66页
     ·"乒乓"原理及同步算法第62-63页
     ·时钟漂移特性分析第63-65页
     ·采样值相角差分析第65-66页
   ·GPS同步方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GPS信号丢失的算法第66-69页
     ·GPS同步方案的问题第66-68页
     ·预测算法应对GPS信号丢失第68-69页
   ·IEEE 1588 V2精准时间同步标准的应用第69-72页
     ·IEEE 1588 V2的时间同步实现过程第69-71页
     ·IEEE 1588 V2的优点和现阶段问题第71页
     ·"民主"算法应对主时钟故障第71-72页
   ·RUGGEDCOM RSG 2288以太网交换机的应用第72-74页
     ·RUGGEDCOM RSG 2288以太网交换机的特点第72-73页
     ·过程层应用方案第73-74页
   ·小结第74-75页
第四章 基于OMICRON和RTDS的新型数字化保护性能测试系统开发第75-86页
   ·引言第75-76页
   ·IEC 61850对保护测试的影响第76-77页
   ·OMICRON CMC保护测试仪的应用第77-80页
     ·IEC 61850测试工具第77-79页
     ·支持IEEE 1588 V2过程层时间同步的保护测试系统第79-80页
   ·RTDS数字化保护测试方案设计第80-83页
   ·基于RTDS的合并单元一致性和互操作性测试平台第83-85页
   ·小结第85-86页
第五章 过程总线结构数字化保护性能测试系统的工程实现第86-105页
   ·项目简介第86-94页
     ·系统运行特点第86-88页
     ·保护配置方案第88-94页
   ·MICOM PX4X 9-2LE SIMULATOR第94-96页
   ·保护系统测试性能参数设计第96-102页
     ·常规保护系统性能测试参数的不足第96-97页
     ·数字化保护系统性能测试的参数设计第97-102页
   ·测试执行方案第102-104页
     ·独立参数和相对参数测试执行方案第102-103页
     ·兼容性和互操作性参数测试执行方案第103-104页
   ·小结第104-105页
第六章 电流差动保护的CT饱和检测算法第105-116页
   ·三阶差分CT饱和检测算法及其问题第105-106页
   ·利用二次感应电压变化率判据的改进算法第106-109页
   ·仿真结果与分析第109-115页
   ·小结第115-116页
第七章 结论第116-119页
参考文献第119-128页
致谢第128-129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成果第129-130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与项目开发第130-131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31页

论文共13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快速热循环注塑模具及工艺关键技术研究
下一篇:基于输出预测和LMI方法的电力系统广域阻尼控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