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内嘴唇的口形特征提取和聚类算法的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| ·课题背景 | 第11页 |
| ·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现状 | 第12-14页 |
| ·国外唇语识别的研究和发展状况 | 第12-13页 |
| ·国内唇语识别的研究现状 | 第13页 |
| ·唇语识别与合成的应用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| ·唇语识别与合成技术简介 | 第14-15页 |
| ·唇语识别 | 第14-15页 |
| ·唇语合成 | 第15页 |
| 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7页 |
| 第2章 基于嘴唇图像的特征提取与聚类 | 第17-28页 |
| ·引言 | 第17页 |
| ·基本流程介绍 | 第17-18页 |
| ·相关算法简介 | 第18-24页 |
| ·嘴唇区域提取 | 第18-19页 |
| ·边缘检测 | 第19-20页 |
| ·曲线拟合 | 第20-22页 |
| ·图像聚类 | 第22-24页 |
| ·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| 第24-27页 |
| ·唇语库图像采集平台的建立 | 第24-25页 |
| ·嘴唇图像的口形特征提取 | 第25-27页 |
| ·唇语库裁减 | 第2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| 第3章 基于内嘴唇的口形特征提取 | 第28-40页 |
| ·引言 | 第28页 |
| ·嘴唇区域提取 | 第28-32页 |
| ·各种颜色空间简介 | 第28-30页 |
| ·Chromatic颜色空间 | 第30页 |
| ·阀值裁减 | 第30-32页 |
| ·嘴唇轮廓提取 | 第32-35页 |
| ·嘴唇边缘轮廓提取 | 第32-34页 |
| ·图像噪声点去除 | 第34-35页 |
| ·曲线拟合 | 第35-38页 |
| ·采样点选择策略 | 第35-37页 |
| ·曲线拟合及特征向量表示 | 第37-38页 |
| ·实验结果分析 | 第38-39页 |
| ·存在的缺点 | 第38页 |
| ·改进的方面及以后的工作 | 第38-3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| 第4章 基于口形特征的图像聚类算法 | 第40-57页 |
| ·引言 | 第40页 |
| ·图像距离介绍 | 第40-43页 |
| ·常见图像距离的计算方法 | 第40-42页 |
| ·特征向量预处理 | 第42-43页 |
| ·图像聚类 | 第43-45页 |
| ·聚类算法分析 | 第43-44页 |
| ·K-means聚类算法 | 第44页 |
| ·Fuzzy C-means聚类算法 | 第44-45页 |
| ·聚类算法实现及实验结果分析 | 第45-56页 |
| ·聚类算法实现 | 第45-48页 |
| ·算法聚类结果比较分析 | 第48-49页 |
| ·存在的缺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| 第49-5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| 结论 | 第57-5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| 附录1 图像口形特征提取效果图 | 第62-65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5-67页 |
| 致 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