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机手写汉字串的部件拆分识别方法研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8-16页 |
| ·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| 第8-9页 |
| ·联机连续手写体识别领域研究现状 | 第9-14页 |
| ·传统字符分割方法 | 第10-11页 |
| ·连续手写体字符分割方法 | 第11-13页 |
| ·连续字符识别分割方法小结 | 第13-14页 |
| ·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案 | 第14-16页 |
| 第2章 部件字符集的建立及统计规律 | 第16-23页 |
| ·手写体部件字符集的建立 | 第16-17页 |
| ·汉字的部件分解及编码 | 第17-18页 |
| ·部件编码频率统计 | 第18-19页 |
| ·部件数与汉字数量的关系 | 第19-22页 |
| ·模板训练方法 | 第2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| 第3章 汉字串识别的预处理及特征提取 | 第23-33页 |
| ·预处理 | 第23-28页 |
| ·去除冗余点 | 第24页 |
| ·数据平滑 | 第24-25页 |
| ·笔段提取 | 第25-28页 |
| ·汉字串识别的特征提取 | 第28-32页 |
| ·笔段特征 | 第29-30页 |
| ·外围轮廓特征 | 第30-31页 |
| ·穿越特征 | 第31-3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| 第4章 基于LB算法的连续手写体部件串识别 | 第33-49页 |
| ·LB方法在字符识别领域的应用 | 第33-34页 |
| ·LB算法 | 第34-35页 |
| ·DTW算法 | 第35-37页 |
| ·基于LB与DTW算法部件串切分与识别 | 第37-40页 |
| ·LB DTW 算法的优化 | 第40-44页 |
| ·待测序列的截取 | 第40-41页 |
| ·DTW算法的优化 | 第41-42页 |
| ·语言模型的应用 | 第42-44页 |
| ·测试结果及分析 | 第44-4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| 第5章 基于LB算法的部件串解码 | 第49-53页 |
| ·基于LB算法的部件串解码 | 第49-52页 |
| ·相似部件的纠正 | 第49-50页 |
| ·部件串解码 | 第50-51页 |
| ·最优汉字序列选择 | 第51-52页 |
| ·基于LB算法的部件串解码实验结果 | 第5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| 结论 | 第53-5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4-58页 |
| 附录 | 第58-60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0-61页 |
|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| 第61页 |
|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| 第61页 |
|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涉密论文管理 | 第61-62页 |
| 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