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提要(中文) | 第1-5页 |
内容提要(英文)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现代主义和象征主义 | 第8-11页 |
第二章 20年代:颓废的象征主义 | 第11-16页 |
一 唯美-颓废思潮 | 第11-13页 |
二 中国象征诗派 | 第13-16页 |
第三章 30年代:多种视野下的艾略特 | 第16-23页 |
一 艾略特的译介背景 | 第16-18页 |
二 梁宗岱与瓦雷里 | 第18-20页 |
三 纯诗运动与象征主义 | 第20-23页 |
第四章 40年代:艾略特、奥登与里尔克 | 第23-26页 |
一 艾略特与“奥登一代” | 第23-24页 |
二 里尔克与新诗 | 第24-26页 |
第五章 批评中的艾略特 | 第26-32页 |
一 叶公超的诗歌批评 | 第26-28页 |
二 袁可嘉的现代主义诗学批评与艾略特 | 第28-30页 |
三 传统和现代 | 第30-32页 |
第六章 艾略特与新诗创作 | 第32-37页 |
一 《荒原》及其他 | 第32-34页 |
二 卞之琳 | 第34-35页 |
三 穆旦和40年代 | 第35-37页 |
结语 | 第37-39页 |
附录 | 第39-41页 |
参考书目 | 第41-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