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中国史论文--隋、唐至清前期(581~1840年)论文--唐(618~907年)论文

内圣外王:儒家思想的实践效用--以贞观之治为范例的探讨

中文摘要第1-11页
ABSTRACT第11-14页
绪论第14-33页
 一、研究缘起第14-16页
 二、研究现状第16-27页
 三、研究角度第27-30页
 四、研究意义第30-33页
第一章 儒家思想:贞观之治的理论基础第33-61页
 第一节 初唐社会制度的历史渊源第33-36页
 第二节 唐初有关治国理念的争论第36-47页
 第三节 唐太宗的选择第47-61页
第二章 儒家德治思想与贞观之治第61-80页
 第一节 儒家的德治思想第61-63页
 第二节 “为政以德”:唐太宗的德治思想第63-66页
 第三节 “率天下以仁”:唐太宗以德治国的政治实践第66-80页
第三章 儒家民本思想与贞观之治第80-92页
 第一节 儒家的民本思想第80-82页
 第二节 “民为邦本,本固邦宁”:唐太宗的民本思想第82-85页
 第三节 “以百姓之心为心”:唐太宗民本思想的治国实践第85-92页
第四章 儒家中和理念与贞观之治第92-118页
 第一节 儒家的中和理念第92-96页
 第二节 “皆节之于中和”:唐太宗的中和理念第96-103页
 第三节 中和理念在贞观之治中的运用第103-118页
第五章 儒家教化观念与贞观之治:初唐基层社会重建第118-142页
 第一节 儒家的教化观念第119-121页
 第二节 “富之教之”——唐初教化的经济基础第121-128页
 第三节 贞观时期的法律:儒家基层社会教化的制度保障第128-142页
第六章 走向实践的儒家思想第142-172页
 第一节 德治与法治:儒家思想与现代民主政治第142-151页
 第二节 冲突与融合:儒家思想与现代多元文化第151-164页
 第三节 儒学的常与变:儒家思想与社会变迁第164-172页
第七章 新外王的开出: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儒家思想第172-193页
 第一节 儒学现代化问题的提出及发展第173-182页
 第二节 儒学现代化中的“中体西用”论第182-188页
 第三节 儒学现代化的基本方向第188-193页
结语第193-195页
参考文献第195-200页
附录第200-222页
致谢第222-223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223-224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224页

论文共22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欧洲一体化启动阶段的美国因素分析
下一篇:唐代孟学探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