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引言 | 第9-10页 |
一、跨国并购和反垄断的基本问题 | 第10-18页 |
(一) 跨国并购的基本理论 | 第10-13页 |
1. 跨国并购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0-11页 |
2. 跨国并购的基本形式 | 第11-12页 |
3. 跨国并购的历史沿革 | 第12-13页 |
(二) 反垄断的基本理论 | 第13-16页 |
1. 垄断与反垄断的概念 | 第13-14页 |
2. 反垄断法规制内容 | 第14-16页 |
(三) 界定跨国并购构成垄断的标准 | 第16-18页 |
1. 确定相关市场 | 第16-17页 |
2. 判断市场份额及相关市场的集中度 | 第17页 |
3. 市场进入壁垒 | 第17-18页 |
二、跨国并购中反垄断法律的国际协调 | 第18-24页 |
(一) 单边规制 | 第18-21页 |
1. 美国对跨国并购的反垄断监管 | 第18-19页 |
2. 德国对跨国并购的反垄断监管 | 第19-21页 |
(二) 双边合作管制 | 第21页 |
(三) 区域性合作 | 第21-23页 |
(四) 全球性合作 | 第23-24页 |
三、对我国跨国并购反垄断法律规制的评述 | 第24-29页 |
(一) 我国相关的跨国并购现状分析 | 第24页 |
(二) 我国目前的跨国并购反垄断法律体系 | 第24-26页 |
(三) 我国《反垄断法》对跨国并购规制的实体性规定 | 第26页 |
1. 我国《反垄断法》对企业并购反垄断规制的标准 | 第26页 |
2. 豁免制度 | 第26页 |
(四) 我国《反垄断法》对跨国并购规制的程序性规定 | 第26-28页 |
1. 主管机构 | 第26-27页 |
2. 申报制度 | 第27页 |
3. 审查制度 | 第27-28页 |
(五) 对我国反垄断法律规制跨国并购的建议 | 第28-29页 |
结语 | 第29-3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1-33页 |
致谢 | 第33-34页 |
研究生履历 | 第34-3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