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6页 |
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2页 |
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| 第14-16页 |
第2章 五四时期出现科学方法思潮高涨的原因分析 | 第16-22页 |
·时代背景:科学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推动了五四科学方法思潮的高涨 | 第16-17页 |
·中国早期知识分子对科学方法的宣传 | 第17-19页 |
·西方哲学的东渐初见繁荣 | 第19-22页 |
第3章 五四时期“科学派”的科学方法思想 | 第22-37页 |
·“科学派”主要人物对科学方法的界定 | 第22-23页 |
·“科学派”中人文科学家的科学方法思想(以胡适为例) | 第23-27页 |
·“科学派”中自然科学家的科学方法思想 | 第27-34页 |
·“科学派”科学方法思想的特点 | 第34-37页 |
第4章 “科学派”科学方法思想的影响 | 第37-45页 |
·科学方法在知识学术领域的影响 | 第37-39页 |
·科玄论战中科学方法在人生观上的影响 | 第39-42页 |
·科学方法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影响 | 第42-45页 |
第5章 五四时期“科学派”科学方法思潮评价 | 第45-54页 |
·五四时期“科学派”科学方法思潮的进步性 | 第45-49页 |
·五四时期“科学派”科学方法思潮的局限性 | 第49-54页 |
第6章 “科学派”唯科学主义产生的文化根源与当代反思 | 第54-58页 |
·“科学派”唯科学主义产生的文化根源 | 第54-55页 |
·对“科学派”唯科学主义的当代反思 | 第55-58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3-64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