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8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8-34页 |
| ·问题的提出 | 第18-20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20-24页 |
| ·国际背景 | 第20-22页 |
| ·国内背景 | 第22-24页 |
| ·文献综述 | 第24-31页 |
| ·国际行动纲领 | 第24-26页 |
| ·指导思想 | 第26-27页 |
| ·国内研究 | 第27-31页 |
| ·研究方法、写作意义及创新点 | 第31-34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31-32页 |
| ·写作意义 | 第32页 |
| ·创新点 | 第32-34页 |
| 第2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、理论 | 第34-74页 |
| ·人口老龄化 | 第34-44页 |
| ·老龄化及其相关概念 | 第34-43页 |
| ·人口转变理论 | 第43-44页 |
| ·人力资源理论 | 第44-60页 |
| ·人力资源理论渊源、内涵及相关概念 | 第44-50页 |
| ·开发老年人力资源 | 第50-58页 |
| ·老年人力资源的特点 | 第58-60页 |
| ·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 | 第60-74页 |
| ·人口老龄化的经济、社会影响 | 第60-68页 |
| ·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68-70页 |
| ·活动理论 | 第70-74页 |
| 第3章 老年人力资源现状 | 第74-104页 |
| ·人口老龄化现状、特点、趋势 | 第74-89页 |
| ·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| 第74-78页 |
| ·中国人口老龄化特点 | 第78-86页 |
| ·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 | 第86-89页 |
| ·老年人力资源现状 | 第89-94页 |
| ·老年人力资源总量 | 第89-92页 |
| ·老龄人力资源分布情况 | 第92-94页 |
| ·老年人力资本现状 | 第94-104页 |
| ·老年人口受教育情况 | 第94-99页 |
| ·老年人口健康状况 | 第99-104页 |
| 第4章 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104-128页 |
| ·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| 第104-117页 |
| ·老年劳动力在业情况 | 第104-111页 |
| ·离退休老人受聘情况 | 第111-116页 |
| ·老年人再教育情况 | 第116-117页 |
| ·现存问题 | 第117-128页 |
| ·开发层次低 | 第117-120页 |
| ·现行退休机制落后 | 第120-122页 |
| ·再就业渠道不畅 | 第122-123页 |
| ·观念落后 | 第123-128页 |
| 第5章 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因素分析 | 第128-168页 |
| ·微观因素分析 | 第128-141页 |
| ·生活需要 | 第130-132页 |
| ·社会关系需要 | 第132-135页 |
| ·自尊需要 | 第135-137页 |
| ·求知需要 | 第137-139页 |
| ·自我实现需要 | 第139-141页 |
| ·宏观因素分析 | 第141-159页 |
| ·养老保障需要 | 第141-146页 |
| ·可持续发展需要 | 第146-149页 |
| ·人才资源需要 | 第149-153页 |
| ·社会互动需要 | 第153-159页 |
| ·老年人在业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| 第159-168页 |
| ·调查数据及分析方法 | 第160页 |
| ·结果及其分析 | 第160-168页 |
| 第6章 典型老龄国家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及启示 | 第168-188页 |
| ·多项举措并用的德国 | 第168-174页 |
| ·德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| 第168-170页 |
| ·德国的解决方案 | 第170-173页 |
| ·德国的努力目标 | 第173-174页 |
| ·依靠民间力量的日本 | 第174-181页 |
| ·日本的人口老龄化情况 | 第174-177页 |
| ·日本政府的举措 | 第177-179页 |
| ·日本民间组织的协助 | 第179-181页 |
| ·奉行儒家思想的新加坡 | 第181-188页 |
| ·新加坡的人口老龄化历程 | 第181-182页 |
| ·新加坡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状况 | 第182-184页 |
| ·政府的自我养老举措 | 第184-185页 |
| ·儒家孝悌思想的影响 | 第185-188页 |
| 第7章 开发我国老年人力资源的对策建议 | 第188-210页 |
| ·观念上转变 | 第188-199页 |
| ·针对老年抢饭碗论 | 第188-196页 |
| ·针对老而无为论 | 第196-197页 |
| ·针对老人无用论 | 第197-199页 |
| ·制度上保障 | 第199-206页 |
| ·实施弹性的退休制度 | 第199-203页 |
| ·建立健全老年人再就业机制 | 第203-204页 |
| ·建立和完善老年教育体系 | 第204-206页 |
| ·政策上扶持 | 第206-210页 |
| ·宏观政策方面 | 第206-209页 |
| ·微观政策 | 第209-210页 |
| 结论 | 第210-21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212-224页 |
|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224-226页 |
| 后记 | 第22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