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英文缩略词表 | 第1-7页 |
| 中文摘要 | 第7-9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9-12页 |
| 1 前言 | 第12-15页 |
| 2 材料与方法 | 第15-30页 |
| ·研究对象 | 第15-20页 |
| ·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选择及分组 | 第15-18页 |
| ·类风湿关节炎病例选择及诊断标准 | 第18-19页 |
| ·强直性脊柱炎病例选择及诊断标准 | 第19-20页 |
| ·正常对照组的选择 | 第20页 |
| ·药物与试剂 | 第20-21页 |
| ·机器设备 | 第21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21-30页 |
| ·标本的收集 | 第21页 |
| ·临床资料的收集 | 第21-22页 |
| ·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和保存 | 第22-23页 |
| ·骨桥蛋白基因型的检测 | 第23-27页 |
| ·骨桥蛋白血浆水平检测 | 第27-28页 |
| ·ACL的检测 | 第28-29页 |
| ·Sm的检测 | 第29页 |
| ·dsDNA的检测 | 第29-30页 |
| ·统计学分析 | 第30页 |
| 3 结果 | 第30-36页 |
| ·SLE患者OPN基因型分析 | 第30页 |
| ·SLE患者OPN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各组的分布 | 第30-33页 |
| ·Hardy-Weinberg平衡定律 | 第30页 |
| ·OPN707C/T基因型在SLE组及正常对照组的分布 | 第30-32页 |
| ·OPN707C/T基因型在LN组及正常对照组的分布 | 第32-33页 |
| ·OPN血浆水平的比较 | 第33-36页 |
| ·SLE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浆OPN水平的比较 | 第33页 |
| ·SLE病情活动组及脏器受累组之间的OPN水平比较 | 第33-34页 |
| ·SLE患者自身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的OPN水平比较 | 第34页 |
| ·SLE、RA和A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及其相互间比较 | 第34-36页 |
| ·OPN与SLEDAI积分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| 第36页 |
| 4 讨论 | 第36-39页 |
| 5 结论 | 第39-4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0-45页 |
| 附件 | 第45-48页 |
| 个人简历 | 第48-50页 |
| 学习期间发表或待发表的文章 | 第50-51页 |
| 致谢 | 第51-52页 |
| 综述 | 第52-5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