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1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1-16页 |
·国外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研究概况 | 第11-13页 |
·国内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研究概况 | 第13-14页 |
·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理论 | 第14-16页 |
·企业绩效定量分析评价体系 | 第16页 |
·本文研究的思路和创新点 | 第16-19页 |
·论文基本思路 | 第16-17页 |
·论文结构 | 第17页 |
·创新点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流程评价概述 | 第19-29页 |
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理论概述 | 第19-23页 |
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的概念 | 第19-20页 |
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与COSO报告定义的内部控制的比较 | 第20页 |
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的标准 | 第20-23页 |
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| 第23-25页 |
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相关因素 | 第23-24页 |
·风险的概念 | 第24页 |
·剩余风险的定量表示 | 第24-25页 |
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流程评价的基本原则 | 第25-26页 |
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流程评价的对象 | 第25页 |
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流程控制活动的有效性 | 第25-26页 |
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流程控制活动的经济性 | 第26页 |
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流程模拟的理论基础 | 第26-29页 |
·流程理论 | 第26-27页 |
·信息论在企业业务流程再造中的应用 | 第27-28页 |
·信息论向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流程应用的推广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流程评价的定量分析方法 | 第29-45页 |
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流程评价方法 | 第29-33页 |
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流程的描述方法 | 第29页 |
·建立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流程的数学描述 | 第29-31页 |
·熵权系数法的使用 | 第31-33页 |
·在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流程的选取 | 第33页 |
·建立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流程的数学描述 | 第33-42页 |
·分析和化简内部控制流程 | 第33页 |
·将传递矩阵具体化 | 第33-41页 |
·控制活动成本的计算 | 第41-42页 |
·熵权系数法的使用 | 第42-45页 |
第四章 案例分析 | 第45-65页 |
·分析和化简内部控制流程 | 第45-49页 |
·非控制活动恒定错误率的假设 | 第45-47页 |
·控制活动恒定错误率的确定 | 第47-49页 |
·控制活动成本的计算 | 第49-51页 |
·单个控制活动执行的成本 | 第49-50页 |
·控制活动成本的分摊 | 第50-51页 |
·控制活动的有效性的计算 | 第51-55页 |
·熵权系数法的使用 | 第55-60页 |
·对计算结果的分析 | 第60-63页 |
·对结果评价的原则 | 第60-61页 |
·控制活动控制能力排序 | 第61-62页 |
·控制成本与控制能力综合排序 | 第62-63页 |
·结论 | 第63-65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5-67页 |
·总结 | 第65页 |
·总结 | 第65页 |
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流程评价的局限 | 第65页 |
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的展望 | 第65-67页 |
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的展望 | 第65-66页 |
·“中国的萨班斯法案”的出台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3-75页 |
作者和导师简介 | 第75-76页 |
附件 | 第76-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