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博客以及博客现象 | 第9-21页 |
·博客 | 第9-12页 |
·博客定义 | 第9-10页 |
·博客特点 | 第10-11页 |
·博客分类 | 第11-12页 |
·博客现象 | 第12-15页 |
·博客的兴起 | 第12-13页 |
·国外博客的发展 | 第13-15页 |
·博客在中国的诞生 | 第15页 |
·中国博客的现状与进展 | 第15-21页 |
·中国博客的发展现状 | 第16-17页 |
·中国博客的三大看点 | 第17-19页 |
·中国博客的新进展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博客现象存在之原因分析 | 第21-24页 |
·技术分析 | 第21-22页 |
·操作的简单性 | 第21页 |
·形式的丰富性 | 第21-22页 |
·效用分析 | 第22-23页 |
·无法比拟的时效性 | 第22-23页 |
·可感觉的真实性 | 第23页 |
·需求分析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博客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| 第24-29页 |
·信息来源中心的转移 | 第24-26页 |
·直接的信息来源 | 第24-25页 |
·完整的信息加工 | 第25-26页 |
·即时的信息发布 | 第26页 |
·新兴交流平台的提供 | 第26-28页 |
·宽松的情感交流模式 | 第27页 |
·良好的娱乐放松方式 | 第27-28页 |
·编辑出版方式的推新 | 第28-29页 |
·博客作品的出版 | 第28-29页 |
·新型的网络期刊 | 第29页 |
第四章 博客现象背后的伦理问题 | 第29-37页 |
·博客中虚假信息泛滥,可信度低 | 第30-32页 |
·信息传播中的以讹传讹 | 第30-31页 |
·博客的新闻炒作 | 第31-32页 |
·博客角色的冲突 | 第32-34页 |
·个性与隐私 | 第32-33页 |
·虚拟的自由与现实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·共享与侵权的对立 | 第34-36页 |
·对他人隐私权、名誉权等的侵犯 | 第34-35页 |
·博客的匿名性与商业机密泄漏 | 第35页 |
·对著作权的侵犯与博客知识产权维护 | 第35-36页 |
·博客空间浪费严重 | 第36-37页 |
第五章 加强博客伦理秩序的建构,倡导和谐的博客文化 | 第37-45页 |
·完善博客的道德规范,加强博客自律 | 第38-39页 |
·博客写作者的“责任” | 第38-39页 |
·博客服务提供者的“责任” | 第39页 |
·强化博客他律的监管力度 | 第39-41页 |
·加强媒体监督 | 第39-40页 |
·制定相应的法律 | 第40-41页 |
·建立长效的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| 第41-42页 |
·推广健康的博客理念,加强博客的引导 | 第42-45页 |
·博客宣传,不能只看重点击率 | 第43页 |
·明星博客不是博客明星 | 第43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附录一: 《博客道德规范》(Bloggers’Code of Ethics)的倡议 | 第47-49页 |
附录二: 《博客服务自律公约》 | 第49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