缩写词 | 第1-5页 |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目录 | 第9-12页 |
第1部分 稳态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理论构建与应用 | 第12-48页 |
·绪论 | 第12-18页 |
·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理论研究进展 | 第12-15页 |
·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应用研究进展 | 第15-17页 |
·本研究的意义 | 第17-18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18-22页 |
·研究方案 | 第18-19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19-20页 |
·测定方法 | 第20-21页 |
·实验材料处理 | 第21-22页 |
·试验结果 | 第22-37页 |
·经典饱和脉冲模式与Fo'饱和脉冲模式的对比 | 第22-24页 |
·利用PEA测定稳态荧光动力学(SMS)变化 | 第24-25页 |
·改变远红光后的SMS变化 | 第25页 |
·不同光化光条件下的SMS变化 | 第25-26页 |
·光合电子链抑制剂处理后的SMS变化 | 第26-31页 |
·不同CO_2浓度下的SMS变化 | 第31页 |
·景天酸代谢(CAM)植物光暗反应动力学研究 | 第31-32页 |
·气孔不均匀开闭现象研究 | 第32-33页 |
·CO_2骤变时的光暗反应动力学研究 | 第33-34页 |
·金叶女贞遮荫复绿过程的光暗反应动力学研究 | 第34-37页 |
·胁迫处理的稳态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变化 | 第37页 |
·讨论 | 第37-46页 |
·稳态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理论构建 | 第37-42页 |
·稳态叶绿素荧光动力学VS经典叶绿素荧光动力学 | 第42-44页 |
·稳态荧光动力学与光合作用研究 | 第44-46页 |
·结论与展望 | 第46-48页 |
·结论 | 第46-47页 |
·展望 | 第47-48页 |
第2部分 两种常绿阔叶植物越冬光合生理生态研究 | 第48-138页 |
·绪论 | 第48-56页 |
·植物光抑制与光保护机制研究进展 | 第48-49页 |
·常绿植物越冬光抑制与光保护机制研究进展 | 第49-54页 |
·目前存在的问题 | 第54-55页 |
·本研究的意义 | 第55-56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56-57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56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56-57页 |
·试验结果Ⅰ—越冬进程PSⅡ-PSⅠ-碳同化动态转变 | 第57-83页 |
·越冬进程中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(FI)与气温变化 | 第57-61页 |
·越冬进程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/Fm变化 | 第61-63页 |
·越冬进程PSⅠ与PSⅡ光化学效率的平衡Y(Ⅰ)/Y(Ⅱ)变化 | 第63-66页 |
·越冬进程PSⅡ原初反应(OJIP)变化 | 第66-72页 |
·越冬进程PSⅠ原初反应(快速P700)变化 | 第72-74页 |
·越冬进程光合速率及呼吸速率 | 第74-78页 |
·越冬进程稳态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(SMS)与稳态P700变化 | 第78-83页 |
·试验结果Ⅱ—气温震荡时PSⅡ-PSⅠ-碳同化动态转变 | 第83-97页 |
·越冬气温震荡时PSⅡ原初反应(OJIP)变化 | 第83-86页 |
·越冬气温震荡时PSⅠ原初反应(快速P700)变化 | 第86-88页 |
·越冬气温震荡时稳态叶绿素荧光动力学(SMS)变化 | 第88-95页 |
·越冬气温震荡时稳态P700变化 | 第95-97页 |
·试验结果Ⅲ—越冬进程能量猝灭分析与天线系统转变 | 第97-105页 |
·越冬进程qP变化 | 第97-99页 |
·越冬进程叶绿素变化 | 第99-100页 |
·越冬进程Fo变化 | 第100-102页 |
·越冬进程NPQ变化 | 第102-105页 |
·试验结果Ⅳ—冬季室内恢复过程PSⅡ-PSⅠ-碳同化转变机制 | 第105-119页 |
·冬季室内恢复过程PSⅡ光化学效率 | 第105-108页 |
·冬季内恢复过程Y(Ⅰ)/Y(Ⅱ)变化 | 第108-109页 |
·冬季室内恢复过程快速叶绿素荧光OJIP变化及快速P700变化 | 第109-115页 |
·冬季室内恢复过程光响应曲线变化 | 第115-116页 |
·冬季室内恢复过程稳态叶绿素荧光动力学(SMS)与P700变化 | 第116-119页 |
·试验结果Ⅴ—冬季室内恢复过程的能量猝灭与天线系统转变 | 第119-123页 |
·冬季室内恢复过程qP变化 | 第119-120页 |
·冬季室内恢复过程Fo变化 | 第120-122页 |
·初冬室内恢复过程NPQ变化 | 第122-123页 |
·试验结果Ⅵ—常绿针叶植物深冬室内恢复过程Fv/FM变化 | 第123页 |
·讨论 | 第123-136页 |
·常绿阔叶植物越冬PSⅡ-PSⅠ-碳同化动态变化与光能利用效率 | 第123-128页 |
·气温震荡条件下PSⅡ-PSⅠ-碳同化动态变化 | 第128-131页 |
·冬季室内恢复进程的PSⅡ-PSⅠ-碳同化动态变化 | 第131-134页 |
·越冬进程天线系统与能量分配机制的转变 | 第134-135页 |
·气温震荡情况下天线系统与能量分配机制的转变 | 第135-136页 |
·结论 | 第136-138页 |
总结 | 第138-1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9-155页 |
个人简介 | 第155页 |
博士学位在读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| 第155-156页 |
导师简介 | 第156-157页 |
致谢 | 第1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