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小学教育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绪论 | 第8-14页 |
(一) 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| 第8-9页 |
(二) 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(三) 资料介绍和研究方法 | 第11-13页 |
(四) 学术贡献 | 第13-14页 |
一、晋察冀边区小学教育的方针政策 | 第14-32页 |
(一) 教育为战争服务 | 第14-19页 |
(二)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| 第19-24页 |
(三) 义务教育 | 第24-28页 |
(四) 男女教育机会均等,发展女子教育 | 第28-29页 |
(五) “民办公助”,教育为群众服务 | 第29-32页 |
二、晋察冀边区小学的学制、课程和教学方法 | 第32-42页 |
(一) 学制 | 第32-34页 |
(二) 课程 | 第34-36页 |
(三) 教学方法 | 第36-42页 |
三、教学设施、教育经费和教材 | 第42-51页 |
(一) 教学设施 | 第42-43页 |
(二) 教育经费 | 第43-45页 |
(三) 教材 | 第45-51页 |
四、晋察冀边区的小学教师 | 第51-70页 |
(一) 师资状况 | 第51-54页 |
(二) 小学教师的检定、培训与提高 | 第54-62页 |
(三) 小学教师的生活状况 | 第62-70页 |
结语 | 第70-83页 |
(一) 晋察冀边区小学教育的特点 | 第70-73页 |
(二) 晋察冀边区小学教育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| 第73-81页 |
(三) 研究边区小学教育的现实意义 | 第81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9页 |
后记 | 第89-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