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自由贸易协定对货物贸易出口增长的实证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第一章、理论概述与文献综述 | 第9-14页 |
第一节、理论概述 | 第9-11页 |
一、FTA概述 | 第9页 |
二、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 | 第9-10页 |
三、小结 | 第10-11页 |
第二节、文献综述 | 第11-14页 |
一、美国自由贸易协定的非经济因素分析 | 第11-12页 |
二、美国自由贸易协定的经济效应分析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、美国自由贸易协定情况介绍 | 第14-29页 |
第一节、21世纪之前的自由贸易协定 | 第15-16页 |
一、美国一以色列自由贸易协定 | 第15页 |
二、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| 第15-16页 |
第二节、2005年之前生效的自由贸易协定 | 第16-17页 |
一、美国—约旦自由贸易协定 | 第16页 |
二、美国—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 | 第16-17页 |
三、美国—智利自由贸易协定 | 第17页 |
第三节、2007年之前生效的自由贸易协定 | 第17-20页 |
一、美国—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 | 第18页 |
二、美国—摩洛哥自由贸易协定 | 第18-19页 |
三、美国—巴林自由贸易协定 | 第19-20页 |
第四节、2010年之前生效的自由贸易协定 | 第20-22页 |
一、美国—多米尼加共和国中美洲自由贸易区 | 第20-21页 |
二、美国—阿曼自由贸易协定 | 第21-22页 |
三、美国—秘鲁自由贸易协定 | 第22页 |
第五节、尚未正式生效的自由贸易协定 | 第22-25页 |
一、美国—哥伦比亚自由贸易协定 | 第22-23页 |
二、美国—巴拿马自由贸易协定 | 第23-24页 |
三、美国—韩国自由贸易协定 | 第24-25页 |
第六节、谈判中的自由贸易区 | 第25-27页 |
一、设想中的美洲自由贸易区 | 第25页 |
二、东盟行动计划 | 第25-26页 |
三、中东自由贸易区 | 第26-27页 |
四、与南部非洲关税同盟的谈判 | 第27页 |
第七节、自由贸易协定中的货物贸易关税减让 | 第27-29页 |
一、货物贸易关税减让方式的特点 | 第27页 |
二、贸易与投资框架协议的应用对关税减让的作用 | 第27-28页 |
三、关税减让在自由贸易谈判中的延续性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、FTA对美国货物贸易出口作用的实证分析 | 第29-38页 |
第一节、引力模型的介绍 | 第30-31页 |
一、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的应用 | 第30-31页 |
二、模型的拓展与变化 | 第31页 |
第二节、引力模型的建立 | 第31-38页 |
一、关税税率 | 第31-32页 |
二、模型的建立与解释 | 第32页 |
三、数据的选取 | 第32-33页 |
四、回归结果 | 第33-34页 |
五、结果分析 | 第34-38页 |
第四章、FTA对美国货物贸易出口作用的假设分析 | 第38-48页 |
第一节、假设比较 | 第38页 |
第二节、假设结果 | 第38-47页 |
一、中国 | 第39-40页 |
二、日本 | 第40页 |
三、英国 | 第40-41页 |
四、德国 | 第41-42页 |
五、韩国 | 第42-43页 |
六、巴西 | 第43页 |
七、荷兰 | 第43-44页 |
八、智利 | 第44-45页 |
九、澳大利亚 | 第45-46页 |
十、摩洛哥 | 第46页 |
十一、秘鲁 | 第46-47页 |
第三节、结论 | 第47-48页 |
第五章、对中国的启示 | 第48-50页 |
第一节、中国自由贸易协定发展的进程与特点 | 第48页 |
一、中国自由贸易协定发展进程 | 第48页 |
二、中国自由贸易协定与谈判中的特点 | 第48页 |
第二节、对中国自由贸易协定进程的展望与建议 | 第48-50页 |
一、现阶段的主要目标 | 第49页 |
二、谈判对象的选择 | 第49-50页 |
注释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后记 | 第55-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