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中韩公司并购法律基础比较 | 第12-18页 |
第一节 中韩法律上公司并购概念的界定 | 第12-13页 |
一、公司并购 | 第12页 |
二、公司合并 | 第12-13页 |
三、公司收购 | 第13页 |
第二节 中韩公司并购法律框架与特点考察 | 第13-16页 |
一、中国公司并购法律框架与特点 | 第13-15页 |
二、韩国公司并购法律框架与特点 | 第15-16页 |
第三节 中韩公司并购法律规范的核心问题考察 | 第16-18页 |
一、中国公司并购法律规范的核心问题 | 第16-17页 |
二、韩国公司并购法律规范的核心问题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对收购人收购行为的限制性规制考察 | 第18-36页 |
第一节 持股权益披露制度比较考察 | 第18-23页 |
一、持股权益披露制度的概念和意义 | 第18页 |
二、中国持股权益披露制度考察 | 第18-20页 |
三、韩国持股权益披露制度考察 | 第20-22页 |
四、中韩持股权益披露制度比较分析 | 第22-23页 |
第二节 要约收购制度比较考察 | 第23-36页 |
一、要约收购的概念及功能 | 第23-24页 |
二、中国要约收购制度考察 | 第24-28页 |
四、韩国要约收购制度考察 | 第28-32页 |
五、中韩要约收购制度比较分析 | 第32-36页 |
第三章 公司收购中对反收购措施的限制 | 第36-57页 |
第一节 反收购立法模式与价值取向 | 第36-40页 |
一、反收购的概念 | 第36页 |
二、反收购立法模式 | 第36-39页 |
三、反收购价值取向 | 第39-40页 |
第二节 主要反收购措施的内容与适当性考察 | 第40-54页 |
一、修改公司章程(驱鲨剂) | 第41-48页 |
二、其他主要反收购措施 | 第48-54页 |
第三节 中韩反收购规制的特点与比较分析 | 第54-57页 |
一、中韩反收购规制的特点 | 第54-55页 |
二、中韩反收购规制比较分析 | 第55-57页 |
第四章 经营者集中审查制度对公司并购的限制比较考察 | 第57-71页 |
第一节 中国经营者集中审查制度考察 | 第57-61页 |
一、中国经营者集中审查相关法律的发展 | 第57页 |
二、经营者集中申报 | 第57-59页 |
三、经营者集中审查 | 第59-61页 |
第三节 韩国经营者集中审查制度考察(企业结合审查制度) | 第61-68页 |
一、韩国企业结合审查相关法律的发展 | 第61页 |
二、企业结合申报 | 第61-64页 |
三、企业结合审查 | 第64-66页 |
四、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企业结合审查案例 | 第66-68页 |
第四节 中韩经营者集中审查制度比较分析 | 第68-71页 |
第五章 中韩公司并购法律限制性规制的问题与完善 | 第71-79页 |
第一节 中韩公司并购法律限制性规制的问题 | 第71-74页 |
一、缺乏统一完整的公司并购法律 | 第71-72页 |
二、中国对公司并购的监管过于笼统 | 第72-73页 |
三、韩国在要约收购规制中缺乏交易的稳定性和中小股东的保护 | 第73页 |
四、反收购立法和可适用的反收购措施的不足 | 第73-74页 |
五、韩国缺乏经营者集中规制的稳定性 | 第74页 |
第二节 中韩公司并购法律规范的相互借鉴与完善 | 第74-79页 |
一、制定《公可并购法》或者《公司并购指南》 | 第74-75页 |
二、要约收购法律规制的完善以及相互借鉴 | 第75-76页 |
三、反收购立法的完善以及新反收购措施的引进 | 第76-78页 |
四、经营者集中规制法律规范的完善以及审查的公正性确保 | 第78-79页 |
注释 | 第79-8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7-90页 |
后记 | 第90-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