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| 第9-12页 |
一、祖国医学对食管癌的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的论述 | 第9-10页 |
(一) 病因病机 | 第9页 |
(二) 治疗 | 第9-10页 |
二、现代医学对食管癌的认识 | 第10-12页 |
(一) 发病机制 | 第10-11页 |
(二) 目前常用治疗方法 | 第11-12页 |
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| 第12-20页 |
一、一般资料 | 第12-13页 |
(一) 资料来源 | 第12页 |
(二) 病例采集时间 | 第12页 |
(三) 病例选择标准 | 第12-13页 |
1.诊断标准 | 第12页 |
① 西医诊断标准 | 第12页 |
② 中医诊断标准 | 第12页 |
2.纳入标准 | 第12页 |
3.排除标准 | 第12-13页 |
4.手术适应证 | 第13页 |
二、研究方法 | 第13-15页 |
(一) 病例分组方式 | 第13页 |
(二) 病例例数确定 | 第13页 |
(三) 临床药物和治疗方法 | 第13-14页 |
(四) 仪器选择 | 第14页 |
(五) 标本采集和临床观察指标 | 第14页 |
(六) 测定MVD及VEGF的实验方法 | 第14-15页 |
(七) 对照 | 第15页 |
(八) 结果判定 | 第15页 |
(九) 观察项目 | 第15页 |
(十) 疗效判定 | 第15页 |
(十一) 统计方法 | 第15页 |
三、观察结果 | 第15-20页 |
(一) 治疗前一般情况 | 第16-17页 |
1,两组病例年龄,病程分布情况比较(见表1) | 第16页 |
2,两组病例性别分布情况比较(见表2) | 第16页 |
3,两组病例进食情况分布比较(见表3) | 第16-17页 |
4,两组病例临床分期比较(见表4) | 第17页 |
5,两组病例病变部位比较(见表5) | 第17页 |
(二) 治疗后结果观察 | 第17-20页 |
6、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进食梗噎症状的比较(见表6) | 第17-18页 |
7、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胸骨后疼痛症状的比较(见表7) | 第18页 |
8、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吐黏液症状的比较(见表8) | 第18页 |
9、两组病例MVD结果比较(见表9) | 第18-19页 |
10、两组病例VEGF结果比较 | 第19-20页 |
第三部分 讨论 | 第20-24页 |
一、各项指标的理论依据 | 第20-22页 |
1、选用活血化瘀法的理论依据 | 第20页 |
2、选用桃红四物汤的理论依据 | 第20-21页 |
·、化疗治疗的弊端 | 第20页 |
·、食管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点 | 第20页 |
·、桃红四物汤对食管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3、螺旋CT作为检查食管癌首选影像学方法的理论依据 | 第21页 |
4、用MVD为参考指标的理论依据 | 第21页 |
5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(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VEGF) | 第21-22页 |
·、VEGF是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最关键的调控因素 | 第21页 |
·、VEGF与食管癌 | 第21-22页 |
二、桃红四物汤方药研究 | 第22页 |
三、桃红四物汤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| 第22-23页 |
四、疗效分析 | 第23-24页 |
第四部分 结语 | 第24-25页 |
一、结论 | 第24页 |
二、存在问题及前景展望 | 第24-2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5-29页 |
附图 | 第29-30页 |
「附录一」 | 第30-31页 |
「附录二」 | 第31-33页 |
致谢 | 第33页 |